天正十八年(1590年),夏末秋初。关东平原的暑热尚未完全退去,湿热的空气裹挟着芦苇荡特有的水腥气和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德川家康,这位新任的关八州之主,正站在一片地势稍高的台地上,这里将是未来江户城的核心——本丸的所在地。他的身后,跟随着寥寥数名心腹,以及那几位始终形影不离的“老师”。
放眼望去,是一片近乎原始的景象。广袤的湿地如同巨大的绿色绒毯,其间水道纵横交错,芦苇丛生,鹭鸟惊飞。远处是茂密的原生林,更远处是波光粼粼的海湾。与近畿的繁华、三河的熟悉相比,这里显得如此荒凉、闭塞,甚至带着几分蛮荒的气息。随行家臣中,不少人脸上难掩失落与忧虑,这所谓的“转封”,在许多人看来,与流放无异。
然而,家康的目光却异常沉静,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炽热。他深吸一口这片土地上原始而充满生机的空气,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诸君,眼前或是一片白纸,荒芜不堪。然,白纸之上,方能绘制最新最美的图画。此地虽偏,然沃野千里,水路通达,北控关东,南望大洋,实乃潜龙之渊,王业之基!”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开拓者的决心与野心,瞬间驱散了些许低迷的气氛。
“葵”蒂娜立于他身侧,一袭符合身份的淡青色小袿,外罩墨色羽织,棕褐色的眼眸冷静地扫视着这片土地的地形与水脉。“主公所言极是。”她的声音清越,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洞察力,“江户之要害,在于‘水’。疏通河道,既可排干沼泽,得万顷良田,亦可兴舟楫之利,通四方之衢。筑城于斯,背依武藏野台地,前有隅田川、荒川为天然堑壕,若能善加规划,假以时日,必成金城汤池,不亚于大阪、京都。”
她的分析条理清晰,直指核心,仿佛脑海中已有一幅清晰的未来蓝图。
“黑泽”塞巴斯蒂安则如同沉默的影子,侍立在稍后一步的位置。他依旧是那副浪人打扮,但俊美无俦的容颜与一丝不苟的气度,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他并未发言,但那双酒红色的眼眸却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飞速地记录着地形的高低起伏、水流的走向、林木的分布,以及潜在的石料、木材资源点。在他的心中,一份详尽的筑城计划、物资清单与人力调配方案正在飞速成型。对他这位追求完美与效率的恶魔执事而言,将这样一片混沌未开的土地,建设成一座秩序井然的宏伟都城,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且能带来巨大满足感的“杰作”。
德川家康入主江户的号角,就在这片看似一无所有的土地上,正式吹响。一场规模空前、艰苦卓绝的大建设,拉开了序幕。而刀剑男士们,也在这片崭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舞台上,开始以他们超越时代的力量与方式,默默贡献,各展所长。
笑面青江·百鬼夜行变灯火祭典
最初的工程进展得并不顺利。挖掘地基,疏通名为“道三堀”的第一条主要运河时,各种怪事接踵而至。今天负责清理某片芦苇荡的工人集体病倒,口称见到了漂浮的鬼火;明天刚垒好的石垣一夜之间莫名坍塌;夜里值守的哨兵常常听到凄切的哭声与不明的脚步声,搞得人心惶惶,工程进度大受影响。工头与武士们请来僧侣念经驱邪,效果甚微。一种无形的恐惧,如同湿地的瘴气,在建设者们中间弥漫。
“不过是些被惊扰的古老存在罢了。”笑面青江听闻后,主动向家康请缨。他没有携带任何法器等物,依旧是一身轻便的装束,只是在某个月色格外清朗的夜晚,独自一人,踏着露水,步入了那片传闻最盛的芦苇荡深处。
那里,确实聚集着不少“居民”。它们并非凶神恶煞,大多是依赖此地水脉地气生存了数百年的地灵、水灵,以及一些因战乱或自然原因逝去、魂魄未能安息而依附于此的动物灵乃至人灵。德川家的大兴土木,剧烈改变了地脉环境,如同惊醒了沉睡的古老梦境,让这些无形的存在充满了迷茫、不安,甚至怨怼。
青江并未拔刀,也未念诵任何经文。他只是静静地站在月光下,异色的双瞳(左红右金)仿佛能直接与这些无形的意识沟通。他周身散发出温和而纯粹的净化灵力,并非驱散,而是如同暖流般包裹、安抚着它们。
“长久栖息于此,忽然家园剧变,确实令人不安吧?”他低声开口,声音带着奇异的共鸣,仿佛在与老朋友交谈,“然而,时代之轮滚滚向前,非你我能阻。人类的城池将在此拔地而起,会有无数的灯火照亮黑夜,喧嚣的人声取代寂静,市井的繁华覆盖荒芜……这何尝不是一种新的、更为热闹的‘祭典’呢?”
在他的引导与“劝说”下,那些躁动的灵体,身上的怨气与迷茫渐渐平息。它们似乎理解了,或者说,接受了这种不可逆转的变化。点点纯净的灵光从芦苇荡中升起,它们非但没有消散,反而带着一种奇异的认同感,主动融入了这片正在被改造的土地,与即将诞生的江户城产生了微妙的联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血月刃鸣:无名之主的永夜契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血月刃鸣:无名之主的永夜契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