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临安城外的破庙里,指尖摩挲着怀里的青铜丐钵,钵身微凉,符文在昏暗的光线下若隐若现。雨丝斜斜扫进庙门,打湿了我的裤脚,带来一股江南特有的潮湿气息。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是李锐——陈默牺牲后,我提拔的情报堂新首领,这小子年纪不大,却继承了陈默的谨慎,连走路都带着股悄无声息的劲儿。
“长老,城里的眼线传回来消息,主和派的御史大夫王敬之,昨天在皇宫里待了整整一个时辰,出来的时候脸色铁青,像是跟谁吵过架。”李锐压低声音,从怀里掏出一张揉得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是丐帮弟子特有的暗号,“还有,禁军最近在宫门附近加了岗,连带着咱们之前安插在宫里的杂役,都被换了一批,现在消息传不出来了。”
我接过纸条,借着庙外透进来的天光扫了一眼,指尖一动,青铜丐钵微微发热,“辨伪”技能悄无声息地激活——纸条上的暗号没问题,是自己人写的,没有被篡改的痕迹。我心里咯噔一下,之前就料到朝廷会忌惮丐帮,可没想到动作这么快,刚把我召来临安,就开始清理宫内的眼线,这是怕我知道什么,还是在为软禁我做准备?
“知道了。”我把纸条凑到火折子旁点燃,看着它化成灰烬,“你再去一趟城南的‘醉仙居’,找掌柜的老胡,告诉他启动‘备用线’,让宫里还没暴露的兄弟,暂时别传消息了,先保住自己。另外,查一下王敬之最近跟哪些人走得近,尤其是净衣派的残余势力,有没有人跟他私下接触。”
“明白!”李锐躬身应下,转身就要走,又被我叫住。
“小心点,临安不比襄阳,城里官差多,眼线杂,别露了马脚。”我叮嘱道,李锐这孩子本事不错,就是性子急,容易冲动,“如果遇到危险,别硬扛,丐帮的规矩,活着才能传递情报。”
李锐重重点头,掀开破庙的门帘,身影很快消失在雨幕里。庙门被风吹得吱呀作响,我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心里盘算起来。这次宋理宗召我入京,名义上是“述职”,实际上,八成是王敬之那帮主和派在背后煽风点火,说丐帮“拥兵自重”“意图不轨”。他们怕的不是丐帮谋反,而是怕丐帮太强,会逼着朝廷跟蒙古硬打——主和派那群人,眼里只有眼前的安稳,哪管什么家国大义,只要能苟活,哪怕向蒙古称臣纳贡,他们也愿意。
可他们忘了,蒙古人的野心,从来不是一点贡品就能满足的。历史上,南宋就是这么一步步被蒙古蚕食,最终灭亡的。我既然来了这里,就不能让历史重演,丐帮不能被朝廷掣肘,更不能被主和派联手蒙古给端了。
我摸了摸怀里的青铜丐钵,自从完全激活后,它的“时空感知”技能偶尔会自动触发,虽然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片段,但总能在关键时刻给我提示。刚才李锐说话的时候,我就隐约看到一片宫墙,还有刀光剑影,虽然看不清具体是什么,但直觉告诉我,这次临安之行,绝不会一帆风顺,搞不好真会有性命之忧。
“林长老,外面雨大,不如进屋避避?”一个温和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我抬头一看,是苏晴,她穿着一身青色的峨眉弟子服,头上戴着斗笠,雨水打湿了她的发梢,贴在脸颊上,显得格外清丽。她身后跟着两个峨眉派的弟子,手里还提着几个油纸包。
“你怎么来了?”我有些意外,这次入京,我只带了李锐和几个情报堂的弟子,苏晴按理说应该在四川协助峨眉派加固防线,怎么会突然出现在临安?
“静玄师太担心你这边出事,让我带几个师姐妹过来接应。”苏晴走进破庙,摘下斗笠,抖了抖上面的水珠,“我们昨天就到了,一直没敢贸然联系你,怕被朝廷的人盯上,刚才看到李锐从这边过去,才跟过来的。”
她把手里的油纸包打开,里面是几个热气腾腾的肉包子和一壶米酒:“路上买的,你肯定还没吃东西,先垫垫肚子。”
我确实饿了,从襄阳出发,一路赶路,到了临安城外,为了不引人注目,没敢进城吃饭,就一直待在这破庙里。我拿起一个肉包子咬了一口,温热的馅料在嘴里化开,带着淡淡的酱香,味道还不错。
“朝廷那边有什么动静?”苏晴坐在我对面,声音压低了些,“我们进城的时候,看到不少禁军在街头巡逻,还有人在盘查过往的江湖人,看样子,是在防备什么。”
“不是防备什么,是防备我。”我苦笑一声,把刚才李锐带来的消息跟苏晴说了一遍,“主和派想让朝廷软禁我,趁机削弱丐帮的势力。他们觉得,只要控制了我,丐帮就群龙无首,不敢再跟朝廷对着干,到时候他们就能安心跟蒙古谈和了。”
“这群卖国贼!”苏晴咬牙切齿,握着剑柄的手微微用力,指节都泛白了,“蒙古人都快打到家门口了,他们不想着怎么抵抗,反而在背后捅自己人刀子,真该让他们去蒙古军营里尝尝滋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丐帮神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丐帮神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