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北京。
初春的寒意尚未完全消散,北电校园里的气氛却比初试时更加凝重。复试的号角已然吹响,这意味着竞争更加残酷,留下的都是初试筛选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表演系复试考场外,气氛肃杀,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硝烟。考生们或闭目养神,或低声默诵,或做着最后的形体拉伸,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准备迎接更严苛的考验。
茜茜依旧坐在角落的长椅上,身边是刘小丽和如同影子般存在的玉。她今天换了一身更适合形体展示的装束——淡青色的丝绸练功服,柔软贴身,勾勒出少女纤细而挺拔的身姿,长发被一根简单的木簪绾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更添几分古典韵味。她手里捧着一杯温水,小口啜饮着,眼神沉静,仿佛隔绝了周围的紧张氛围。
“茜茜!”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朱雅文和罗进也顺利通过了初试,此刻正结伴而来。朱雅文依旧笑容阳光,但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罗进则显得更加沉稳,对茜茜点了点头。
“亚文哥,罗进哥。”茜茜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算是打招呼。经过初试的短暂交流,三人之间似乎多了一丝“战友”的情谊。
“怎么样?准备的什么形体?”朱雅文好奇地凑近,压低声音,“我准备了一段蒙古舞,希望别跳砸了。”
“我选了一段现代舞。”罗进接口道,目光落在茜茜身上,“艺菲你呢?看你这一身,像是要舞剑?”
茜茜点点头,没有过多解释:“嗯,一段剑舞。”
“哇!厉害!”朱雅文竖起大拇指,“舞剑可不容易,既要力度又要美感!加油!”
“加油。”罗进也真诚地说道。
简单的交流,却像一股暖流,驱散了茜茜心底最后一丝残留的凉意。她看着这两位未来可能的同学,心中那份对舞台的向往和对表演的热爱更加清晰起来。
“0078号!刘艺菲!准备!”工作人员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喊的是复试的考号。
茜茜深吸一口气,放下水杯,站起身。刘小丽用力握了握她的手,千言万语化作一个鼓励的眼神。玉则通过加密耳麦低语:“亚瑟,目标进入复试考场。风险等级:蓝色(安全)。”
考场内,光线依旧明亮。考官席上依旧是三位老师,但气氛明显比初试更加专业和严肃。王老师坐在中间,旁边是那位表情严肃的女考官(姓李),以及另一位看起来更年轻、眼神锐利、带着艺术家气质的男考官(姓陈)。
“各位老师好!我是0078号考生,刘艺菲。”茜茜走到场地中央,鞠躬,声音清越,带着一股沉静的力量。
“刘艺菲同学,请开始你的朗诵。”王老师依旧是主考官,他推了推眼镜,目光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茜茜选择的朗诵稿,依旧是那首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但这一次,她的演绎更加从容,更加深入。声音的控制更加细腻,情感的层次更加丰富。她不再仅仅是念词,而是真正将自己融入了那个古典的意境之中,眉宇间淡淡的轻愁,眼神中流转的思念,都恰到好处,浑然天成。尤其是那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被她处理得百转千回,余韵悠长。
朗诵结束,三位考官眼中都流露出赞许。王老师微微颔首:“很好,情感把握更准确了。请进行声乐展示。”
茜茜清了清嗓子,选择了桂妮薇儿为她量身挑选的一首旋律优美、难度适中的中国民歌《茉莉花》。她清唱起来,声音干净、空灵,如同山涧清泉,没有过多的技巧修饰,却将歌曲的清新婉转、含蓄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那份纯净无暇的气质,透过歌声传递出来,让人仿佛真的闻到了茉莉花的芬芳。
“嗯,声音条件很好,乐感也不错。”李考官难得地开口评价了一句,虽然表情依旧严肃。
“谢谢老师。”茜茜微微鞠躬。
“请进行形体展示。”王老师说道,目光落在茜茜手中的那柄未开刃的银亮长剑上,带着一丝好奇。
茜茜走到场地中央,将长剑缓缓抽出剑鞘。剑身反射着顶灯的光芒,映亮了她沉静而专注的脸庞。她摆出一个起手式,身姿如松,眼神瞬间变得空灵而悠远,仿佛穿越了时空,立于云端山巅。
音乐响起(自备伴奏带,播放设备由考场提供),是一段古筝与笛子交织的、带着仙侠意境的旋律,空灵缥缈,正是林薇和刘小丽为她精心挑选的配乐。
茜茜动了。
手腕轻转,剑尖划出一道清冷的弧光。脚步轻移,如同踏在云端。她的动作并不迅疾,却充满了行云流水般的韵律感。每一个转身,每一个回眸,每一次剑尖的轻颤,都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仙气与灵动。剑在她手中,不再是武器,而是身体的一部分,是情感的延伸,是气韵的流动。
时而如惊鸿掠水,身姿轻盈飘逸;时而如青松迎风,身姿挺拔沉稳。剑光闪烁间,衣袂飘飘,仿佛真的有剑气纵横,却又被那份空灵的气质所化解,只剩下纯粹的美感与意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光影年华,我与天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光影年华,我与天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