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林超并没有立刻下结论。他深知鉴宝这事儿不能草率,有时候一个细微的差别都可能导致判断失误。他放下佛像,对中年人说:“这佛像我还得再仔细研究研究,你这佛像的来历能跟我说说吗?”
中年人一听,连忙说道:“林老,这是我家传了好几代的宝贝。听我爷爷说,是祖上当官的时候,从一个高僧手里得来的,一直供奉在家里,从来没给外人看过。最近家里要装修,整理东西的时候才又翻了出来,我就想着找您给掌掌眼,看看这东西到底有多值钱。”
林超心里觉得这中年人的话疑点重重。要是真的家传宝贝,怎么连基本的保养都没做好,这佛像表面虽说看着光鲜,但仔细看能发现一些磕碰的痕迹,不像是被精心呵护了好几代的样子。
但林超还是不动声色地说:“这样啊,不过看这佛像,现在还不能确定它的真假。我得用一些工具再检测一下。”说着,林超从屋里拿出一些专业的鉴宝工具,像小型的光谱分析仪、硬度测试仪等。
他先用光谱分析仪对佛像的材质进行分析,看看其成分比例是否符合古代青铜的特征。仪器嗡嗡作响,不一会儿结果就出来了。林超看着结果,心里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怀疑。这材质的成分和古代青铜有明显差异,很可能是现代工艺合成的金属。
接着,他又用硬度测试仪检测佛像的硬度。古代青铜经过岁月的洗礼,硬度会有一定的变化。而测试结果显示,这尊佛像的硬度和现代仿造青铜制品的硬度十分接近。
林超放下工具,看着中年人,缓缓说道:“老弟,我跟你说实话吧,这尊佛像大概率是一件现代仿品。从材质到工艺,都不符合古代佛像的特征。你看这材质成分,还有这硬度,都和真正的古代青铜佛像对不上。而且这刻字也有问题,风格和布局都不太对。”
中年人听了,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他着急地说:“林老,您是不是看错了?这可是我家传的宝贝啊,怎么可能是仿品呢?”林超耐心地解释道:“老弟,我做鉴宝这么多年了,什么样的物件儿没见过。我刚刚检测的时候你也看到了,这各项数据都表明它不是真正的古代佛像。不过,仿品也不一定就没有价值,有些仿造工艺精湛的,也有一定的欣赏和收藏意义。”
中年人还是有些不甘心,嘟囔着说:“那会不会是检测出了问题啊?这东西我一直以为是真的宝贝呢。”
林超笑了笑说:“检测结果一般不会出错的。不过你要是还不放心,也可以再找其他的鉴宝专家看看。但依我看啊,这事儿基本八九不离十了。”
中年人听林超这么说,无奈地叹了口气,收拾好佛像准备离开。走之前,他还是忍不住问:“林老,那您说像这种仿品,一般能值多少钱啊?”林超想了想,说:“这得看它的做工和用料。如果工艺好、材料也不错,可能值个几千块;要是工艺粗糙、材料普通,那就值不了几个钱了。”中年人听后,一脸失落地下了楼。
送走中年人后,林超刚想歇会儿,电话又响了。接起来一听,原来是一个多年的老友打来的。老友在电话里兴奋地说:“老林啊,我这儿有个好东西,你肯定没见过!你能不能抽空过来一趟,帮我长长眼?”林超笑着说:“你这老小子,又发现什么宝贝了?行,我下午就过去。”
挂了电话,林超心里也挺好奇,老友到底找到了什么稀罕玩意儿。下午,林超准时来到老友家。老友早就等不及了,一见到林超,就拉着他往屋里走,神秘兮兮地说:“老林,你先坐下,我这就把宝贝拿出来。”
不一会儿,老友从里屋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锦盒。他轻轻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幅古画。林超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赶忙凑过去仔细端详。这画一展开,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
林超首先看了看画的纸张,纸张微微泛黄,透着一种陈旧感。他用手轻轻摸了摸,感觉纸张质地细腻,韧性十足,初步判断这纸张符合古代宣纸的一些特征。接着,他又看画面上的墨色。墨色浓淡相宜,层次分明,笔触之间尽显画家的功底。
画面上画的是一幅山水图,群山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其间,山下有一条潺潺的溪流,溪边有几间茅屋,意境十分深远。林超仔细观察画面上的用笔,画家的笔法娴熟,线条流畅自然,尤其是山峰的勾勒,皴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尽显山势的雄伟险峻。
林超知道,古代画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用笔风格和绘画技法,通过这些细节可以判断画作的年代和作者。他觉得这画的风格有点像明代某位画家的手笔,但不敢确定。
于是,他又翻到画的背面,查看有没有题款和印章。只见画的背面有一行小字落款,写着“某某年某月,某某某作于山中草堂”,印章倒是有几枚,但字迹有些模糊,不太容易辨认。
林超心里琢磨着,这落款的字体风格倒是和明代的书法风格有几分相似,但仅凭这些还不足以证明这画就是真迹。他对老友说:“老伙计,这画看着挺像那么回事儿的,但现在还不好判断真假。我得回去拿些专业设备过来,仔细检测一下。”
老友一听,有点着急:“老林啊,你就凭经验说说呗,感觉这画咋样?”林超笑了笑说:“凭经验看,这画有一定的年代感,而且绘画技法和风格也比较符合明代的特点。但现在造假技术太厉害了,有些仿品做得几乎可以以假乱真,所以还是得严谨一些。”
回到家后,林超带上一些专业的检测工具,再次来到老友家。他先用显微镜观察纸张的纤维结构,看看是否和古代宣纸的纤维特征相符。通过显微镜,他发现纸张纤维粗细均匀,排列自然,和古代宣纸的纤维结构十分相似。
接着,他又用光谱分析仪检测墨色的成分,看看是否是古代所用的天然颜料。检测结果显示,墨色中的颜料成分确实和古代绘画常用的颜料成分相符。
喜欢透视赌石鉴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透视赌石鉴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