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的京城,春光愈发烂漫,桃李争妍,柳絮纷飞。苏挽月名下的几间铺子生意平稳,“霓裳阁”因蜀锦的及时补充和北地皮货的独特吸引力,客源稳固;“月华阁”与“月羽阁”联动效应初显,深受贵女追捧;“百草堂”的北地药材也打开了销路。周文博那边,自流言风波被粉碎后,似乎暂时偃旗息鼓,未有新的激烈动作,但苏挽月深知,这平静之下必然暗流涌动,她不敢有丝毫松懈。
与此同时,另一项至关重要的计划,已悄然从图纸阶段迈入了实质性的动工环节——位于东市与勋贵区交汇地带的“月落客栈”,正式破土兴工。
这块地皮是苏挽月早在年前便通过隐秘渠道、以一家不起眼的货栈名义盘下的,位置、面积都符合她的预期。如今,前期规划、资金、匠作人手皆已到位,杨秉正作为总揽营造的负责人,已然带着精心筛选过的工匠队伍进驻了工地。
这一日,天刚蒙蒙亮,苏挽月便已起身。她并未穿着往日去铺子里巡视时常穿的、料子精良的裙衫,而是换上了一身更为利落的藕荷色窄袖交领襦裙,外罩一件素色半臂,长发简单绾起,以一支银簪固定,浑身上下再无多余饰物。这副打扮,并非为了见客,而是为了便于行动。
“姑娘,马车已备好了。”挽星走进来禀报,她今日也换了一身便于行动的衣裳。
“嗯。”苏挽月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妆镜中简洁干练的自己,眼中闪过一丝锐意。客栈的建造,关乎她未来商业布局与信息网络的基石,意义重大,她必须亲力亲为,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尽可能符合她的构想。
马车并未直接驶向热闹的东市主街,而是绕行至一条相对安静的辅路,停在了一处被高大木板严密围起来的工地侧门外。尚未下车,便能听到里面传来的嘈杂声响——锯木声、凿石声、工匠们的呼喝声、以及监工指挥的号子声,交织成一曲充满力量与希望的兴工乐章。
早有守在门口的心腹小厮见到马车,立刻机警地打开侧门,躬身迎候。苏挽月扶着挽星的手下了马车,迈步走入工地。
眼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原本荒废的旧宅院已被推平,地基正在挖掘,巨大的条石被绳索吊装,粗壮的梁木堆叠如山。数十名工匠在各司其职,忙碌却不见混乱。空气中弥漫着新翻的泥土气息、木材的清香以及汗水的味道。
杨秉正正站在一处刚夯实的基址前,与两名老师傅指着摊开的图纸激烈地讨论着什么。他今日未着锦袍,而是一身短打,裤脚甚至沾了些泥点,额上冒着细汗,神情却异常专注亢奋。见到苏挽月进来,他连忙告罪一声,快步迎了上来。
“东家,您来了!”杨秉正的声音洪亮,带着工匠特有的爽直,“这边正在下地基,按照您的要求,比寻常客栈加深了三尺,用的是上好的青石混了糯米浆,保准结实!”
苏挽月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那深挖的基槽,问道:“杨掌柜辛苦。地下通风和排水通道,预留得如何?”她记得图纸上特意标注了这些细节,客栈不仅要舒适,更要兼具一定的防御与隐秘功能。
“东家放心!”杨秉正拍着胸脯,引着苏挽月走向另一侧,“都按图子留好了!您看这边,排水用的是陶管,接口处都用鱼胶混了细麻密封,绝不会渗漏。通风口也隐在了假山石和花墙后面,保证外人看不出来,里头却透气。”
苏挽月仔细查看了预留的管道和通风口位置,又伸手摸了摸那陶管的质地,确认无误,才点了点头。她知道杨秉正做事踏实,但在关键处,仍需亲自把关。
她并未只在原地听汇报,而是迈开步子,在整个工地上缓缓行走起来。挽星紧随其后,杨秉正则在一旁陪同,随时解答她的疑问。
苏挽月的目光极为锐利,心思更是缜密。她走到正在搭建的主体框架前,仔细观察梁柱的榫卯结构,甚至伸手敲击木料,听其声响判断木质密度。“这处承重梁的选料,需再精一些。”她指着一根略显纹理疏松的梁木对杨秉正道,“客栈人来人往,安全第一,用料上绝不能省。”
“是是是,老朽记下了,回头就让人换了!”杨秉正连忙应道,心中对东家的严谨更是佩服。
走到规划中后院客房区域时,苏挽月停下脚步,对照着手中的简图,仔细核对着房间的布局。“这一排客房,每间都需有独立的、不引人注目的侧窗,且窗外需有可供借力的落脚点。”她低声对杨秉正吩咐道。这并非为了美观,而是为了在极端情况下,能提供一条隐秘的撤离或潜入通道。
杨秉正虽不明深意,但见苏挽月神色郑重,便知必有深意,立刻郑重记下:“明白,东家!保证做得隐蔽又实用!”
行至规划中三层主楼的位置,苏挽月仰头看了看已初具规模的框架,沉吟道:“顶层的结构,图纸上标注需用双层隔板,中间填充细沙,此事需严格落实。不仅要隔音,更要兼顾防火、防窥探。”那里将是未来最重要的套房和议事之所,隐秘性与安全性至关重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霓裳归一品红妆乱江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霓裳归一品红妆乱江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