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戎绝色倾晋土,一朝入宫,便把君心掳。
欲立亲子施毒计,机关算尽终成误。
太子冤亡公子逐,霸业飘摇,众叛亲离路。
千古骂名谁与诉?不过乱世棋子故。
公元前672年,晋国的军队像饿狼一样扑向骊戎(今山西晋城一带)。骊戎是个小国,根本扛不住晋国的猛攻,没几天就举白旗投降了。按当时的规矩,战败国得给战胜国送“战利品”,金银珠宝、粮食牲畜都得往上堆,而骊戎最拿得出手的“宝贝”,是两个姑娘——骊姬和她的妹妹少姬。
这骊姬可不是一般人,《左传·庄公二十八年》里说她“美而艳”,用现在的话讲,就是颜值天花板级别的大美女,放在短视频平台能靠一张脸圈粉百万那种。更绝的是,她不光长得美,还特别会来事,情商高、嘴又甜,能把人哄得团团转。
当时晋国的国君是晋献公,这老爷子虽说打仗是把好手,但有个致命缺点——好色。他一见骊姬,眼睛都直了,当场就拍板:“这姑娘我要了!骊戎的事儿好说,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
就这么着,骊姬从一个亡国战俘,摇身一变成了晋献公的宠妃,直接跳过“答应”“常在”,一步到位成了“夫人”,简直是春秋版“灰姑娘”的逆袭剧本。晋献公对她宠到什么程度呢?专门给她建了座豪华宫殿,叫“曲沃宫”,里面的装修比国君的寝宫还讲究;骊姬想吃啥、想要啥,晋献公哪怕是天上的月亮,都得想办法给她摘下来。
宫里的人见骊姬这么受宠,都忙着巴结她,只有少数几个老臣看不过去,比如大夫士蔿(wěi)。他私下里跟人说:“这骊姬长得是美,但我总觉得她眼神里藏着东西,咱们国君这么宠她,以后怕是要出乱子啊!”
这话传到骊姬耳朵里,她非但没生气,反而主动去找晋献公,梨花带雨地说:“大王,士蔿大夫说得对,我一个亡国之女,能得到大王的宠爱已经很满足了,您别为了我跟大臣们闹矛盾,要是影响了国家大事,我心里会不安的。”
晋献公一听,更觉得骊姬懂事、善良,反过来把士蔿骂了一顿:“你个老东西,整天瞎琢磨,骊姬这么好的姑娘,你也忍心诋毁?以后再敢胡说,我饶不了你!”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说骊姬的坏话。骊姬一边享受着晋献公的宠爱,一边悄悄观察着晋国的朝堂局势——她知道,光靠美貌和宠爱是不够的,要想在宫里站稳脚跟,还得有自己的“靠山”。而这个“靠山”,很快就来了。
没过多久,骊姬给晋献公生了个儿子,取名叫奚齐。有了儿子,骊姬的野心彻底暴露了——她不光要当宠妃,还要让奚齐成为晋国的太子,将来继承国君之位。可当时晋国已经有太子了,名叫申生,还有重耳(后来的晋文公)、夷吾两个公子,这三个人都很有能力,尤其是申生,人品端正、战功赫赫,深受大臣和百姓的爱戴。
要想让奚齐当太子,就得把申生他们三个扳倒。这事儿听起来比登天还难,但骊姬却一点都不慌——她早就想好了一套“宫斗剧本”,就等着慢慢上演了。
骊姬知道,晋献公虽然宠她,但在立太子这件事上,还是很看重“嫡长子继承制”的。要是直接跟晋献公说“我想让奚齐当太子”,肯定会被驳回,说不定还会引起晋献公的怀疑。所以她决定,先从离间晋献公和申生的父子情入手,用“温柔刀”慢慢割掉申生的“靠山”。
她的第一步,是装“贤良”。每次晋献公想给骊姬和奚齐更多赏赐,骊姬都故意推辞:“大王,申生太子是国家的未来,您应该多赏赐他,这样大臣们才会更拥护他,晋国才能更稳定。我和奚齐有您的宠爱就够了,不用那么多赏赐。”
这番话传到申生耳朵里,申生还真以为骊姬是个善良的人,对她没了戒心。可他不知道,骊姬这是在“捧杀”他——表面上夸他,实际上是在让晋献公觉得,申生的威望已经太高了,再这么下去,可能会威胁到国君的地位。
接下来,骊姬开始耍“阴招”。她找了个机会,对晋献公说:“大王,申生太子在曲沃(晋国的旧都)待了这么久,威望很高,老百姓都很拥护他。不如让他去镇守蒲城(今山西隰县)吧,那里是边境重镇,让他去锻炼锻炼,也能为国家出力。”
晋献公一开始没多想,觉得骊姬说得有道理,就真的把申生派到了蒲城。可他没意识到,骊姬这是在把申生从权力中心赶走——申生一走,朝堂上就少了一个能制衡骊姬的人,骊姬就能更方便地安插自己的人手。
与此同时,骊姬还把重耳派到了蒲地,把夷吾派到了屈地,美其名曰“让公子们为国家镇守四方”,实际上是把晋献公的三个儿子都调离了都城,让他们无法互相联系,也无法接触到晋献公。
士蔿看到骊姬这么操作,急得直跺脚,又去找晋献公进谏:“大王,您把太子和公子们都派到外地,这不符合规矩啊!太子应该留在都城辅佐您,公子们也应该在身边学习治国之道,您这么做,以后朝堂上没人能牵制骊姬,怕是要出大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