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王气逐风消,半世傀儡半世飘。
渊明空抱登龙梦,方智终成替罪苗。
台城烟雨埋残骨,淮水涛声咽旧朝。
莫道帝王真命主,从来棋子任人调。
梁太清三年(549年)的建康城,正被侯景的叛军搅成一锅粥。城头上箭如雨下,宫墙内哭声震野,而在几百里外的寿阳,有位王爷正对着棋盘唉声叹气——此人便是梁武帝萧衍的侄子,后来的闵帝萧渊明。
这位王爷的人生前半段,活脱脱是本贵族子弟摸鱼指南。《南史》说他少历显官,性庸愚,无才能,翻译过来就是:出身好、官位高,脑子却像被浆糊灌过。他这辈子最擅长的事,不是治国平叛,而是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早年跟着叔叔萧衍混时,就因带兵打仗太菜被北魏俘虏,在北方吃了十几年牢饭。好不容易熬到两国通好,才灰头土脸地被放回来,结果刚到建康,就赶上侯景作乱,梁武帝被活活饿死在台城。
国不可一日无君,但当时的局面比一锅乱炖还复杂。太子萧纲被侯景扶成傀儡,湘东王萧绎在江陵拥兵自重,还有个岳阳王萧詧投靠了西魏。就在这时候,北方的北齐突然跳出来做好事——北齐文宣帝高洋拍着胸脯说:我帮你们立个新皇帝咋样?
他们选中的,正是萧渊明。理由很简单:这人傻好控制。
萧渊明接到北齐的offer时,估计以为天上掉的是馅饼,压根没看清楚底下藏着的陷阱。北齐派了几万大军护送他南下,一路上吹吹打打,搞得像迎娶新娘子。等他耀武扬威地进了建康城,才发现自己坐的不是龙椅,是火山口。此时萧绎已经派大将王僧辩平定侯景之乱,正虎视眈眈盯着建康。王僧辩本来不承认这个空降皇帝,可架不住北齐威胁:不接?那我们就再打过来!这位名将权衡利弊,居然真的捏着鼻子认了。
于是在大宝二年(551年),萧渊明穿着龙袍,哆哆嗦嗦地登上了太极殿。《梁书》记载他即位,改元天成,大赦天下,可满朝文武看他的眼神,比看侯景还别扭。这位皇帝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龙椅上发呆——北齐要他割地,他不敢不割;大臣要他决策,他只会说你们看着办。有次北齐使者来催债,他居然吓得躲在屏风后面不敢见人,还是太监把他拽出来的。
王僧辩看着这位窝囊皇帝,心里的火越烧越旺。他手下有个叫陈霸先的将领更直接:这姓萧的就是北齐的傀儡,我们凭啥伺候他?两人一拍即合,在建康城里搞了场突袭。萧渊明正在后宫看歌舞,突然听到外面喊杀声震天,吓得当场瘫在地上,被士兵像拖死猪一样拉到陈霸先面前。
当了不到四个月,萧渊明就被废为建安王。他大概到这时候才明白:皇帝不是谁都能当的,尤其是被敌人推上去的皇帝。后来陈霸先为了跟北齐缓和关系,又把他抬出来当挡箭牌,结果这倒霉蛋刚走到江北,就听说北齐要把他当祭品杀了祭旗,吓得一病不起,没多久就咽了气。《南史》说他薨于邺,连个像样的葬礼都没有。
萧渊明刚被拉下马,陈霸先就从江陵接来了新候选人——梁元帝萧绎的儿子,时年十三岁的萧方智。这位少年王爷坐在龙椅上时,腿还够不着地面,却要面对比萧渊明更凶险的局面:陈霸先握着兵权,北齐虎视眈眈,西魏在江陵杀了他爹,南方的萧氏藩王个个想抢皇位。
《梁书》说萧方智性聪敏,有器度,可惜这在权臣面前屁用没有。他刚即位时,尊陈霸先为大丞相,相当于把整个朝廷都交了出去。每天上朝,他就像个小学生,陈霸先说东,他不敢说西;陈霸先说要杀谁,他只能点头盖章。有次北齐大军南下,陈霸先带兵出征前,故意问他:陛下觉得此战能胜吗?萧方智紧张得手心冒汗,半天说不出话,最后憋出一句:全凭相爷做主。
这位少年皇帝的日子,过得比汉献帝还憋屈。皇宫里的侍卫都是陈霸先的人,连他想吃碗家乡的鱼羹,都得看太监脸色。有回他偷偷跟奶妈抱怨:我这个皇帝,还不如街头卖糖人的自在。这话不知怎么传到陈霸先耳朵里,第二天,奶妈就被借口冲撞圣驾给杖毙了。萧方智吓得三天不敢说话,见了陈霸先就像老鼠见了猫。
可就算这样,他的皇位还是坐不稳。陈霸先平定北齐后,野心越来越大,满朝文武都看出来:这姓陈的早晚要篡位。有个叫沈炯的大臣想给萧方智留条后路,上奏说:陛下年纪还小,不如让陈丞相加九锡,权当历练。这话其实是想给陈霸先戴高帽,让他别做得太绝。可陈霸先冷笑一声:加九锡?我要的是整个天下!
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觉得差不多了,派部将侯安都去。侯安都带着几百士兵闯进皇宫,直接冲到萧方智面前,把刀往桌子上一拍:陛下,天下已经不是萧家的了,您还是禅位吧!萧方智吓得躲在龙椅后面哭,侯安都不耐烦,伸手就把他拽了下来,连推带搡地弄到别宫。《南史》记载这一幕:安都引王就别宫,迁于江阴,封为江阴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