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秋日的风,带着汴河的水汽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萧瑟,悄然拂过皇城巍峨的宫阙。新政的巨轮,在劈开“猫妖案”的惊涛骇浪后,看似重归航道,却在更深的水域,撞上了更为顽固的暗礁。
京东路,青州府。
“均公田”的诏令甫一推行,便如投入滚油的冷水,瞬间炸开了锅!当地豪强世家,世代盘踞,田连阡陌。新政要求清丈田亩,核查隐田,将无主荒地、籍没贪官之田分予无地流民耕种,并限制豪强兼并。此举无异于虎口夺食!以赵氏、钱氏为首的豪强,勾结府衙胥吏,阳奉阴违,伪造田契,煽动不明真相的佃户,污蔑新政官“夺民田”、“坏祖宗法度”!更暗中指使泼皮无赖,毁坏丈量田亩的标尺,殴打下乡丈田的吏员!最终,一场由豪强幕后操纵、裹挟部分愚昧乡民的“民乱”爆发!乱民冲击府衙,焚烧新政告示,打砸官仓!虽被闻讯赶来的厢军弹压下去,却已造成数名吏员重伤,府衙被毁,新政推行彻底停滞!消息如同插上翅膀,裹挟着豪强精心炮制的“新政官横征暴敛、激起民变”的流言,飞马传入汴京!
紫宸殿,朝堂之上。
气氛凝重如铅。夏竦手持一份来自青州的弹劾奏疏,声音沉痛而激昂:
“陛下!臣痛心疾首!青州民变,血染府衙,吏员重伤,新政受阻!此皆因‘均公田’之策操切过急,触动民本,引发滔天之怒!范大人等……锐意革新,其心可嘉!然……不察民情,不恤民力,一味强推,终酿此祸!臣恳请陛下,即刻下诏,暂停青州‘均公田’之政!彻查激起民变之责!以安民心,以固国本!”
其党羽纷纷附议,言辞激烈,将青州之乱完全归咎于新政,矛头直指范仲淹、富弼等人“刚愎自用”、“祸国殃民”!更有甚者,将此事与之前的“猫妖案”强行关联,言道“天怒人怨,妖异频生,皆因新政逆天而行”!
范仲淹须发戟张,据理力争:“陛下!青州之乱,非新政之过!实乃豪强阻挠,胥吏舞弊,煽动愚民!赵氏、钱氏,侵吞田产,鱼肉乡里,证据凿凿!其煽动民变,意在阻挠新政,保全私利!若因此暂停新政,正中奸人下怀!当严惩首恶,肃清吏治,坚定不移推行新政,方能正本清源!”
富弼、韩琦、欧阳修等新政核心亦纷纷出列,力陈新政之利,痛斥豪强之恶。朝堂之上,新旧两派唇枪舌剑,势同水火!
仁宗皇帝赵祯端坐御座,眉头紧锁,面色疲惫。他既知新政乃强国富民之策,又忧心地方动荡,民怨沸腾。青州民变,血淋淋的事实摆在眼前,夏竦等人的攻讦,字字句句敲打在他最敏感的神经上——社稷安稳!他心中天平,在“锐意革新”与“维稳求安”之间,剧烈摇摆。
“众卿……且容朕思之……”仁宗声音带着一丝无力,挥挥手,“着翰林院,详查青州旧档,比对前朝类似田政得失,拟一应对条陈,明日呈上!退朝!”
翰林院,典籍库。
气氛压抑。宋祁(字子京)面色凝重,将一摞厚厚的青州府志、田亩黄册、以及前朝关于“均田制”、“两税法”推行中引发民变的记载,重重放在崔?案头。
“皓月!陛下有旨,命我翰林院详查青州旧档,参详前朝得失,拟应对条陈!此事……关乎新政存续!你素精史鉴,尤擅田赋之论,此事……便交由你主笔!务必……字斟句酌,切中要害!”宋祁语重心长,眼中带着期许与压力。
崔?深吸一口气,拱手道:“下官领命!”他知道,这不仅是拟一份文书,更是在这新政存亡的关键时刻,为范公等人,为这利国利民的改革,争取一线生机!
他立刻埋首故纸堆中。青州府志记载的历年田亩纠纷、豪强兼并案例触目惊心;前朝旧档中,唐德宗时推行“两税法”,因地方豪强勾结胥吏,转嫁赋税,盘剥百姓,最终引发“泾原兵变”,血染长安的惨痛教训,更是字字泣血!他结合自己先前整理的《唐末藩镇割据与中央财政崩溃》札记,条分缕析,笔走龙蛇:
“……臣崔?谨奏:
青州之乱,表象为‘均公田’新政所激,实则为积弊爆发!其根源有三:
一曰豪强兼并,田赋不均!青州赵、钱等豪族,勾结胥吏,隐匿田产,逃避赋税,转嫁于小民!流民失地,沦为佃户,备受盘剥!新政‘均公田’,意在清丈隐田,分田予民,正触其根本利益!
二曰胥吏舞弊,政令不通!地方胥吏,多为豪强耳目爪牙!新政推行,阳奉阴违,或伪造文书,或煽动民怨,致使善政变恶法!
三曰教化未行,民智未开!百姓久受蒙蔽,不明新政真意,易为豪强蛊惑!
前朝‘两税法’之败,正在于吏治不清,豪强阻挠,赋税转嫁,民不堪命!殷鉴不远!
故臣以为,当务之急,非暂停新政,乃标本兼治!
治标:速遣干员,彻查青州豪强赵、钱等不法事!严惩煽动民变之首恶!抚恤伤亡吏员及无辜百姓!重整府衙,肃清胥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月照寒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月照寒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