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解读让艾文背后发凉。如果《夜访者日志》是关键信息源,那他必须去面对它。但这无疑是再次踏入虎口。
“你需要做出选择,艾文。”陈教授沉重地说,“要么,彻底放弃,想办法摆脱这个印记——虽然我不知道有没有这种方法;要么,就只能按照它给出的‘生路’提示走下去,在‘钟声十三下’之前找到‘本源之书’,但这过程九死一生。而《夜访者日志》,可能是这条生路上的重要路标。”
艾文看着手中那张“代价”便签,又摸了摸口袋里异变的借阅卡。放弃?他已经被深度标记,能逃到哪里?更何况,那起失踪案,那些被“归档”的人,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他有一种感觉,如果现在退缩,他迟早也会变成“附录”里的一个名字,或者书架上的一本“拾遗”。
他抬起头,眼中虽然还有恐惧,但更多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教授,我没有退路了。我必须回去。下一次,我会去找《夜访者日志》。”
陈教授叹了口气,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用红绳系着的、刻满模糊符文的木牌,递给艾文:“这是我年轻时在一个老道士那里得来的,说是能辟邪安神。不知道对那种地方有没有用,你带着吧,也许能让你保持一刻清醒。记住,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守住自己的心神是最重要的。”
艾文接过木牌,触手有一种温润的感觉,让他狂跳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谢谢您,教授。”
离开陈教授家时,天已经亮了。阳光驱散了夜晚的寒意,却无法照亮艾文心中的阴霾。他知道,下一次进入书库,将是真正的决战。他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如何避开假管理员,如何定位《夜访者日志》,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钟声十三下”。
他回到出租屋,反锁好门,拉上窗帘。他将所有的规则、便签、附录记录重新梳理,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和漏洞。假管理员似乎在他强烈追寻某个目标时更容易出现,并且能窥探到他的部分意图。那么,下次进入,他需要更好地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或者,利用这种窥探,反过来设置陷阱?
借阅卡上的纹路像活物一样,偶尔会传来微弱的悸动,提醒着他时间不多了。艾文摩挲着陈教授给的木牌,感受着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暖意。
夜晚再次降临。艾文没有急着出发,他一直等到接近子夜时分。这一次,他不再仅仅是恐惧,更带着一种近乎冷静的疯狂。他检查了背包里的东西:铅笔、盐、哨子、圣水、木牌,还有那份《庚辰年失踪者名录:附录》的复印稿(原件他不敢再带进去)。
当他第三次(或许是第四次?时间感已经有些模糊)站在书库门前时,他的眼神已经不同。他推开门,清冷的光线洒下,书库依旧寂静,但他能感觉到,暗流更加汹涌了。
他没有直接走向任何特定区域,而是像普通读者一样,先在文学区和科学区漫无目的地浏览,偶尔抽出一本书翻看几页,但心思完全不在书上。他在观察,在感知。借阅卡在口袋里微微发热,上面的纹路似乎与整个书库产生着某种共鸣。
他注意到,那个假管理员没有立刻出现。或许是他的行为模式改变了,让对方暂时无法锁定他?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时针指向十二点时,艾文知道,不能再等了。他装作不经意地,朝着历史区与空白区交界的方向走去。根据他的分析,《夜访者日志》如果存在,最有可能的位置,是在历史区(记录访客)与空白区(访客结局)的边界,一个模糊的地带。
就在他接近那片区域时,一阵极其微弱、仿佛来自遥远过去的叹息声,传入他的耳中。不是针对他,更像是……一种环境音效。
他循着声音,在一个不起眼的、介于历史和空白区之间的转角书架底层,看到了一本深蓝色封皮、没有标题的书。这本书的外观与其他书籍截然不同,它看起来更“新”,但也更……悲伤。
封面上没有标签,但艾文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就是《夜访者日志》。
他蹲下身,没有立刻去碰。他先是警惕地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假管理员的踪迹,然后,按照规则三,轻声说:“打扰了。”
没有翻书声回应。四周一片死寂。
他深吸一口气,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握住了那本深蓝色的日志。
就在他指尖触碰到书皮的瞬间——
“当!”
一声沉闷、悠远、仿佛穿越了无数时空的钟声,突兀地在书库深处响起。
艾文浑身一震,猛地抬头。
墙上的挂钟,时针和分针,正以一种违反物理规律的速度,疯狂地逆时针旋转!而钟声,并没有停止。
“当!当!当!”
一声接着一声,沉重,洪亮,震得书架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第十声……第十一声……第十二声……
艾文的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规则六提到的时钟倒转发生了,但更可怕的是……钟声,没有停在十二下。
在第十二声钟声的余韵尚未消散时,第十三声钟声,带着一种撕裂般的、完全不和谐的刺耳音调,轰然炸响!
“铛——!!!”
规则崩坏!界限模糊!
钟声十三下,到了!
喜欢规则怪谈世界的冒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规则怪谈世界的冒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