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很快在工人中传开。起初,大家也是将信将疑,但听说不用改变现有的药瓶生产节奏,不用加班加点去追求那不可能完成的增产指标,只需要分出一部分人去处理那些“废玻璃”,人心很快就安定下来。甚至有不少老工人主动请缨,要去“综合利用小组”,他们对那些陪伴多年的机器有感情,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稳定。
第二天,“综合利用小组”就在厂区一个通风较好的旧仓库里成立了。雷师傅带着人,小心翼翼地将那些落满灰尘、尺寸不一的大块平板玻璃搬运出来。工人们先用草绳和旧棉絮做好防护,然后按照画好的墨线,用金刚石玻璃刀仔细切割,再用砂轮将边缘打磨光滑,避免划伤。
叮叮当当的切割声和砂轮摩擦的嗡嗡声,在旧仓库里回荡。空气中弥漫着玻璃粉尘的味道,工人们戴着简陋的口罩,汗流浃背,但干劲却很足。
“嘿,你瞧这块,切出三块小窗户玻璃,品相还不错!”
“老李头,手稳点,这块大的能切出好几块相框玻璃呢!”
“这可比李光明那时候强多了,那时候光顾着出大板,不管好坏,切都不让切,全堆在仓库里生灰!真是造孽!”
工人们一边干活,一边议论,言语间对李光明时期那种不顾实际、盲目追求产值的做法,依旧充满了愤慨。
“要不是他,咱们厂能落到这步田地?现在好了,他跑了,留下这堆烂摊子,还得咱们来给他擦屁股!”
“呸!别提那个名字,听着就来气!要不是王厂长回来,带着咱们想办法,咱们现在指不定在哪儿要饭呢!”
“就是!还是王厂长有办法,这叫……叫什么来着?变废为宝!对,变废为宝!”
王超时常会来到这个临时车间查看进度。他看到那些原本被认定为废品的大块玻璃,在老师傅们灵巧的手下,变成一块块规格整齐、边缘光滑的小型玻璃,被仔细地分类、包装,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这些切割后的小玻璃,虽然价值不高,但确实是合格可用的产品。将它们计入产量,虽然有些取巧,但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盘活了沉淀资产,总比那些玻璃一直堆在仓库里蒙尘要好。
他叮嘱雷师傅,一定要注重安全和质量,切割后的玻璃必须经过严格检查,确保没有暗裂和锋利边角才能入库统计。
与此同时,药瓶生产线依旧有条不紊地运行着,机器的轰鸣声稳定而有力。食堂的炊烟准时升起,虽然饭菜依旧简单,但至少能让人吃饱。厂区空地上的蔬菜长势喜人,绿油油的一片,昭示着勃勃生机。
王超站在厂区中央,看着一边是稳定主业的繁忙,一边是应对指标的“智慧”,心中感慨。在这个特殊的年代,有时候,直来直去未必是勇敢,而这种带着些许无奈的、迂回的“智慧”,反而成了保护集体、维系生存的必要手段。
他知道,这件事瞒不住太久,上面迟早会看出端倪。但在那之前,他必须为玻璃厂争取更多的时间,让药瓶生产的根基扎得更稳,让工人们的生活更有保障。至于后续的麻烦……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夕阳西下,将玻璃厂的烟囱和厂房染上了一层暖金色。那切割玻璃的声音,仿佛也成了这个夏末傍晚,一曲独特的、带着韧性与希望的生存吟唱。
(第三百七十一章 完)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