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崎换上那套紧身服,感觉皮肤被紧密包裹,动作有些受限。
这种被完全“暴露”在无数精密仪器注视下的感觉,与穿着舒适、吸汗的立海大队服在球场上自由奔跑、感受风吹过身体的感觉截然不同。
这让他莫名联想起了幸村部长那种仿佛能看穿一切、施加无形压力的眼神,但眼前的“注视”更加物质化,更加无处不在,且不带任何人性化的考量。
“首先,静态姿态扫描。”霍夫曼博士示意神崎站在指定位置,要求他保持一个标准的解剖学姿势。
一道细细的激光线无声地从上到下扫过他的身体,周围的摄像机同步工作,发出几乎听不见的嗡鸣。
几分钟后,旁边最大的屏幕上赫然出现了一个极其精确的、由无数数据点构成的3D神崎模型,旁边罗列着瀑布般刷新的各项身体数据:身高、臂展、四肢长度比例、各关节活动度、主要肌群维度与脂肪比例……详尽程度令人咋舌。
神崎看着屏幕上那个被完全数据化的自己,感觉有些陌生。
“你的身体结构基础很理想,符合高水平运动员的普遍特征。但是”
霍夫曼博士的语气没有任何波澜,像在宣读一份检测报告,“数据显示,你的左侧肩胛带周围肌群,在静态放松状态下的活跃度与右侧存在百分之三点七的差异,这提示可能存在长期发力习惯导致的轻微肌肉不平衡。”
他指着屏幕上被高亮标记出的区域,那里对神崎而言,从未有过任何不适感。这种基于数据的“预见性”诊断,让他微微蹙眉。
接着是动态测试。
在霍夫曼博士清晰而简短的指令下,神崎需要一遍遍地完成标准的发球引拍、正手挥拍、反手抽击、交叉步移动等分解动作。
高速摄像机以每秒数百帧的速度捕捉着他每一个细微的肌肉收缩、关节角度变化,脚下的力台则精确记录着他每一次蹬地、转体时,力量在三维空间内的分布与传导效率。
整个过程重复而枯燥,没有对手,没有战术,只有对“完美动作”的无限次重复和数据采集。
“挥拍动作轨迹流畅,动力链传递效率初步计算达到百分之九十三点七,属于优秀水平。”
霍夫曼博士盯着屏幕上那一串串跳动的数字和实时绘制的曲线,语气依然平淡,“但是,注意这里——”
他放大并慢放了神崎正手挥拍到达顶点、即将发力击球前的一帧图像,用激光笔圈出核心区域的微小颤动,“在极限发力预备瞬间,你的核心肌群稳定性存在一个持续约零点零二秒的微小波动。”
“这种波动在常规击球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应对世界级选手的高强度连续压迫,或需要瞬间急停变向救球时,这零点零二秒的不稳定,可能成为力量泄露的缺口,或是潜在受伤风险的起点。”
神崎默默地看着屏幕上被无限放大、慢放、并用各种颜色标注出“效率”、“风险”、“偏差”的自己身体动作。在立海大,他早已习惯了真田副部长那“太松懈了!”
的严厉训斥,也见识过柳莲二那基于大量观察和统计的“数据网球”。
但那种分析和指正,终究是建立在人的经验和感知之上,带着训练者的温度和意图。
而眼前这种分析,是将他活生生的肉体与运动,彻底拆解成冰冷、绝对的数字和模型,优缺点以最直观、最无情的方式呈现出来,不带任何情感,只有绝对的“是”与“非”。这让他想起曾在立海大听闻的,关于德国U-17队伍高度科学化训练的传闻,似乎在这里得到了印证。
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仿佛他不再是一个有思想、有本能、能在比赛中迸发意外潜能的网球手,而是一台正在被接入诊断端口、进行全方位性能评估的精密机器。
他的价值,似乎暂时只与这些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挂钩。
“今天的初步数据采集就到这里。”
霍夫曼博士干脆地关闭了设备,屏幕上的数据和模型瞬间消失,实验室恢复了之前的寂静,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一场数字幻影。
“原始数据需要时间进行深度处理和建模分析。明天同一时间,我们将进行第二阶段测试,重点评估你的神经反应速度、复杂情境下的决策模式以及抗干扰能力。”
他递给神崎一张白色的卡片,“这是你的临时门禁卡,权限已设定,可以自由出入实验室和楼内的相关休息区。”
神崎接过那张冰凉光滑的卡片,道谢后,沉默地离开了实验室。
走在回临时住宿地的路上,苏黎世的夜晚宁静而凉爽,路灯的光晕在干净的人行道上投下规整的影子。
他下意识地活动了一下肩膀,霍夫曼博士指出的那个“微小不平衡”的位置,此刻仿佛产生了一种心理上的异样感。
这并非疼痛,而是一种认知被强行修正后的不适。
他的思绪不由得飘回了巴塞罗那。回忆里是港口球场粗糙水泥地的质感,是海风吹在汗湿皮肤上的清凉,是哈维尔揽着他肩膀时那爽朗大笑的震动,是迭戈那带着不服输眼神的刁钻球路,是那种抛开一切算计、纯粹依靠观察、模仿和本能去挥拍的、近乎野蛮的畅快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冰封球场:立海大银发法师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冰封球场:立海大银发法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