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2月下旬,北京丰台火车站。
严寒笼罩着华北大地,但丰台火车站内外却是一片热火朝天、气势磅礴的景象!站台上,铁轨旁,密密麻麻却秩序井然地集结着即将开赴朝鲜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X军将士。这是一支与入朝初期相比已脱胎换骨的雄师劲旅!
放眼望去,官兵们头戴栽绒棉帽,身着崭新的棉军装,胸前统一佩戴着醒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胸标,精神抖擞,士气高昂。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庞然大物:一门门用绿色帆布遮盖但依然露出粗壮炮管的122毫米、152毫米榴弹炮;一辆辆T-34/85中型坦克,坦克兵站在炮塔上,神情肃穆;一排排喀秋莎火箭炮车,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慑力;无数嘎斯51、吉斯150卡车、牵引车、工程车排列成行,引擎低沉地轰鸣着,喷出阵阵白雾。整个车站仿佛一个巨大的钢铁堡垒,弥漫着柴油、钢铁和严寒混合的独特气息,肃杀而雄壮。
由于装备太多,人员庞大(全军达七万余人),军列需要分多个批次陆续出发。今天是军指挥所和先头部队出发的日子。
军文工团的全体演员,在团长、指导员的带领下,早早来到了站台,为战友们送行。她们穿着厚实的军大衣,脸颊冻得通红,但情绪高昂。当军列即将启动的汽笛长鸣时,文工团团长站到一个临时搬来的木箱上,用力挥动手臂,激昂的前奏响起,全体文工团员放声高歌,唱响了那首令人血脉偾张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铿锵有力、充满战斗精神的歌声,如同滚滚惊雷,压过了火车的汽笛和寒风的呼啸,在站台上空回荡!歌声感染了每一位出征的将士,许多人跟着低声哼唱,紧握手中的钢枪,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容音和苏梨作为领唱,更是唱得热泪盈眶,她们知道,这支英雄的部队,即将再次奔赴血与火的战场!
在站台一个相对开阔的位置,邵明珠军长一身戎装,外面披着军大衣,正在与前来送行的老首长和战友们一一话别。
前任军长、现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梁光涛用力握着邵明珠的手,声音洪亮:“明珠!废话不多说!把部队给我带好!打出咱们X军的威风来!让美国佬再看看,什么叫‘羽林军’!老子在北京等着给你们庆功!”
“是!老军长!保证完成任务!” 邵明珠挺胸回答。
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赵刚和妻子冯楠也来了。赵刚看着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爱将,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期许,他拍了拍邵明珠的肩膀,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沉重的叮嘱:“明珠,保重!遇事冷静,多动脑筋!我和老梁,等你们凯旋!”
“政委,您放心!” 邵明珠重重点头。
前任参谋长、现任华北军区副参谋长许立山也笑着捶了邵明珠一拳:“好小子!现在你是首长了!好好干!别给咱们老X军丢人!”
“老参谋长,您就瞧好吧!” 邵明珠笑着回应。
最后,邵明珠的目光落在了一直静静站在一旁、强忍着泪水的妻子刘念身上。她今天也穿上了军装,外面罩着那件他熟悉的旧棉大衣,脖子上围着他从朝鲜带回来的一条灰色羊毛围巾,俏脸冻得发白,眼睛红肿,却努力对他露出一个微笑。
邵明珠走到妻子面前,看着妻子强装坚强的模样,心中涌起万般不舍和柔情。周围喧嚣的人群似乎瞬间远去,世界只剩下他们两人。
“念念……我走了。家里……就辛苦你了。” 邵明珠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想说些安慰的话,却觉得任何语言在此时都显得苍白。
刘念没有说话,只是猛地扑进丈夫的怀里,双手紧紧环住他结实的腰身,把脸深深埋在他冰冷的军大衣领口间,肩膀微微颤抖。邵明珠也用力抱紧妻子,感受着她单薄身体传来的温度和不舍。
良久,刘念才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丈夫,她踮起脚尖,凑到邵明珠耳边,用极轻极轻、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又无比坚定地说:
“明珠……你放心去……一定要平安回来……我……我和孩子……在家等你!”
“孩子?!”
这两个字如同惊雷,在邵明珠耳边炸响!他浑身猛地一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猛地推开妻子一点,双手抓住她的肩膀,眼睛瞪得像铜铃,声音因为极度震惊和激动而变了调:
“念念!你……你刚才说什么?孩子?!你……你怀孕了?!这是真的吗?!” 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引得周围几位正在话别的首长和同志都诧异地看了过来。
刘念看着丈夫那副又惊又喜、傻乎乎的样子,原本的悲伤被冲淡了不少,苍白的脸颊瞬间飞起两朵红云,她羞涩地、用力地点了点头,声音细若蚊蝇却清晰无比:“嗯……刚查出来……快两个月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亮剑世界之那个年代的美丽故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