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期盼与忙碌中过得飞快,转眼便到了正月十四。
岭南的早春,空气中已然带着润泽的暖意,山野间隐隐透出些许朦胧的新绿。
按照习俗,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个“年”才算正式过完,也意味着可以出远门,开始新一年的营生了。
对于宋大川一家来说,这个年过得既喜庆又带着一丝悬心的期盼。
给二蛋看病,是他们心头最重的一件大事。夫妇俩早已将行装打点妥当,只等开年便动身前往怀远县城。
正月十四这天下午,宋清越在自己房间里,从那个藏得严实的小木匣中,取出了那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一百两银票。
这是她救治雍王,从宋应那里“敲”来的赏银。她拿着银票走到正在缝补衣裳的刘氏面前。
“娘,”宋清越将银票递过去,“我想把这一百两银票给大叔大婶拿去,给二蛋弟弟看病。您看够了吗?”
她对这时代的银钱购买力,尤其是看这种疑难杂症的花费,心里并没有太清晰的概念。
刘氏停下手中的针线,看着那张面额不小的银票,沉吟了一下,点点头:“一百两……寻常人家一辈子也未必攒的下这么多。看个病,应该是尽够了。若实在不够……”她压低了声音,“咱家不是还有你那个金饼子吗?到时候再拿出来应应急。”
提到那个黄澄澄、沉甸甸的金饼,宋清越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之前她就是把金饼放胸口的,那里仿佛还能感受到那份实在的重量和冰凉坚硬的触感。
她是真的喜欢那块金子,质地纯正,色泽诱人,她私下里还偷偷盘算过,等以后安稳了,是不是可以拿去打成几样精巧的首饰,给娘亲、妹妹和自己都添置一件……不过,这些念头在给二蛋看病这件正事面前,都得靠后。
“嗯,”宋清越应道,“希望用不上那金饼。”她顿了顿,又问刘氏,“娘,这次二蛋去看病,我要不要陪着大叔大婶一起去?我对县城也算熟悉了,还能帮衬着些。”
刘氏还未答话,就听见王掌柜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越越就不用去了。”
只见王掌柜撩开门帘走了进来,他今日穿了一身半旧的深蓝色棉布长袍,精神看起来很是矍铄。
他捋了捋胡须,对宋清越说道:“这次,就让为师陪你宋大叔走这一趟吧。”
“师父,您去?”宋清越有些意外,也有些不放心,“您年纪大了,要走那么远的山路,身体吃得消吗?”
王掌柜呵呵一笑,脸上带着舒心的红光:“无妨!这几个月在咱们桃花源,吃得好,住得安生,心情也畅快,还有你这个好徒儿时常帮着调理,为师觉得这身子骨比在河口镇时还硬朗了不少!区区山路,走走停停,累不着。”
他神色转为认真,看着宋清越,“更重要的是,为师年轻时行医,也常去怀远县城,与那陈郎中算是旧识,虽谈不上深交,但同行之间,总还有几分薄面。有老夫在旁,陈郎中想必会更尽心些。”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带着长辈的关切:“而且,你前些日子刚从县城脱身,那宋县丞……毕竟与你有些牵扯。你若是再去,万一被他知晓,难免横生枝节,反倒不美。此事,就让为师替你,也替二蛋那孩子跑这一趟吧,最为稳妥。”
王掌柜考虑得周全在理,既顾及了宋清越的安全,又考虑到了看病的便利。
刘氏闻言,连连点头:“她师父说得对!越越,你就听师父的,留在家里。有师父陪着,比你去了还强呢!”
宋清越见母亲和师父都如此说,便也不再坚持,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那就辛苦师父了!”
商议既定,宋清越便和王掌柜一起,拿着那一百两银票,去了宋大川家。
宋大川夫妇正在最后检查行装,二蛋安静地坐在小板凳上,似乎也感觉到家里不同寻常的气氛,比平时更乖顺些。
见到王掌柜和宋清越联袂而来,宋大川连忙招呼。
王掌柜将愿意陪同前往的想法说了,宋大川一听,激动得差点要给王掌柜作揖,被王掌柜连忙扶住。
“王掌柜!这……这真是……太好了!”宋大川声音都有些发颤,“您老是大夫,又跟陈郎中是旧识,有您老人家陪着,我这心里可就踏实多了!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谢您才好!”
宋大婶也在一旁红着眼圈连连道谢。
这时,宋清越将那张一百两的银票拿了出来,递向宋大川:“叔,这钱您拿着,给二蛋弟弟看病用。”
宋大川和宋大婶看到那张银票,先是一愣,待看清面额,两人脸色都变了,像是被烫到一般,连连摆手后退。
“使不得!使不得啊越越!”宋大川急声道,“这……这太多了!我们怎么能要你这么多钱!”
宋大婶也赶紧说道:“是啊越越!你的心意婶子心领了!但这钱我们不能收!不瞒你说,婶子从还没来这桃花源的时候,就省吃俭用开始攒钱了,就盼着有一天能带二蛋去看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流放岭南?我带全村吃肉住大房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流放岭南?我带全村吃肉住大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