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浓稠,黄河的水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沉闷,像是大地不安的心跳。流民屯所有能调动的力量,都已按照预定方案,进入了沿河预设的伏击阵地。空气中弥漫着湿冷的雾气,以及一股浓烈的、混合着硫磺、油脂和金属气息的战争味道。
林川站在北岸一处地势稍高、经过伪装的指挥土台上,身侧分别是举着单筒望远镜的杨把总,以及负责传递旗语的孙小眼。他的目光穿透稀薄的晨雾,死死锁定在黄河下游那片看似平静的水域——根据陆夜不收最后传回的情报,那里是巴彦部选定的主要渡河点。
“来了。”杨把总的声音低沉而紧绷。
只见下游水天相接之处,先是出现了几个微小的黑点,随即越来越多,如同散落的芝麻,渐渐连成一片。那是清军搜集来的大小船只和羊皮筏子,黑压压地覆盖了一段河面。船上人影幢幢,金属甲片在将明未明的天色下反射出幽冷的微光。低沉的号角声穿过水雾传来,带着一种蛮横的压迫感
紧邻河岸的一片芦苇荡中,王老蔫和他“锐士营”的三十名好手,如同蛰伏的鳄鱼,半身浸在冰冷的河水里,只露出口鼻和眼睛。他们身上披着沾满泥浆的芦苇伪装,手中紧握的不是刀枪,而是特制的、带着倒钩的绳索和浸了火油的布团。
王老蔫的伤口在冷水浸泡下隐隐作痛,但他毫不在意,只是死死盯着越来越近的船队。他能清晰地看到最前面几条大船上,那些穿着蓝色棉甲、剃着金钱鼠尾的清军弓箭手,正警惕地打量着河岸。
“稳住……等炮响……”王老蔫的声音如同呓语,在手下人耳边传递。他们是第一道钉子,要在敌人最混乱的时候,给予致命一击。
与此同时,在上游一处临时垒起的土垒后方,吴秀才紧张地搓着手。他面前是几架经过雷匠人改造的“架火战车”——其实就是加固的独轮车上,绑着多达二十个“神火飞鸦”的发射竹筒,角度被固定成覆盖河面区域的抛射状。
“《纪效新书》有云,‘火器之利,在于势猛而发速,敌未及阵而先损其锐气’……”他喃喃自语,既是在给自己打气,也是在回顾那故纸堆里的智慧。这些简陋的火箭车,承载着他将圣贤书转化为杀敌策的期望。
清军的船队进入中流,速度因水流而稍缓。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一些原本顺流而下的普通“浮木”,突然在船队中间炸开!巨大的水柱裹挟着木屑和惨叫冲天而起!这是韩老枪的“水底龙王炮”的简化版——用密封木桶装载火药,设置简易水压引信,在特定深度被船只碰撞或水压触发。
剧烈的爆炸并未炸沉多少船,但成功地在清军队列中制造了恐慌和混乱。船与船之间相互碰撞,不少士兵在颠簸中落水。
“就是现在!火箭车,放!”吴秀才看到信号,几乎是嘶吼着下令。
“嗤嗤嗤——!”
数十支“神火飞鸦”拖着炽白的尾焰,发出刺耳的尖啸,如同群鸦扑食,划破黎明前的天空,朝着混乱的船队覆盖下去!
爆炸声、火光、浓烟瞬间在河面上蔓延开来。火箭的准头堪忧,但巨大的声势和覆盖范围,让清军原本就混乱的阵型更加不堪。战马惊嘶,士兵呼号,几条船甚至被直接引燃,成了河面上的火炬。
“火炮!瞄准后续船队,三轮急促射!”杨把总抓住时机,下达了炮击命令。
流民屯墙头上那几门老旧的火炮,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咆哮!实心铁球呼啸着砸向后续正在努力靠拢的船队,在水面上激起巨大的水柱,偶尔有倒霉的船只被直接命中,木屑横飞,瞬间解体。
河面的混乱达到了顶点。王老蔫猛地从芦苇荡中跃起,低吼一声:“动手!”
锐士营的成员们如同水鬼般窜出,奋力将手中的带钩绳索抛向近处因混乱而速度大减、或者试图靠岸的船只。铁钩死死扣住船舷。他们并不登船,而是几人一组,拼命将船只往岸边浅滩或者礁石区拖拽!同时,另一部分人则将点燃的油布团奋力掷向船帆和木质船身。
“拦住他们!水下有人!”船上的清军反应过来,弓箭和火铳向下倾泻。瞬间就有几名锐士营的队员中箭,沉入河水,鲜血染红了一片。
王老蔫目眦欲裂,却不管不顾,亲自拖着一条试图靠岸的小船,往一处暗礁撞去。“给老子死开!”他咆哮着,肩膀上瞬间被一支流矢射中,却恍若未觉。
这突如其来的、层层递进的阻击,完全打乱了巴彦的渡河节奏。他站在南岸的高地上,看着河面上燃起的火光、爆炸的水柱、混乱的船队以及岸边那些如同水鬼般悍不畏死的骚扰者,脸色铁青。他没想到,这股他原本以为可以一鼓而下的“土寇”,竟然拥有如此多诡异的手段和顽强的抵抗意志。
尤其是那种会尖叫着飞过来的火箭,虽然杀伤有限,但对士气的打击是巨大的。
“鸣金!收兵!重整队形!”巴彦咬着牙下达了命令。第一次强渡,在遭受意料之外的损失和混乱后,被迫中止。清军的船队如同退潮般,带着伤痕和烟火气,狼狈地撤回了南岸。
黄河北岸,暂时恢复了平静,只剩下燃烧的船只残骸、漂浮的杂物和缕缕黑烟,证明着刚才那场短暂而激烈的交锋。
流民屯的阵地上爆发出劫后余生的欢呼,但很快就被军官们压制下去。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次挫锋,巴彦绝不会善罢甘休。
林川走下指挥台,看着被抬下来的伤亡者,其中就有肩膀中箭、却仍在骂骂咧咧的王老蔫。他拍了拍这位老兵的完好的那边肩膀,没有说话。
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证明了他们数月来的准备没有白费,证明了民间武装在有效的组织和历史智慧的加持下,足以让正规军碰得头破血流。
但林川和杨把总都清楚,真正的考验,是接下来在屯墙之下的硬仗。巴彦吃了亏,下一次的进攻,必然会更加凶狠,更加不计代价。
黄河的水,已经被鲜血染红了一角。洪流的第一次撞击,被砥柱勉强挡住,但更大的浪头,还在后面。
喜欢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