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唐伯虎)生平年表
明成化六年 (1470年) 出生于苏州吴县一个商人家庭。 取名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因其为长子,属虎,故字“伯虎”。
约 1476年 约6岁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天资聪颖,过目成诵。
约 1485年 入学府学,结识好友张灵。不事科举,与张灵等人纵酒放荡,被称为“狂生”。
成化二十一年 (1485年) 以第一名补苏州府府学附生。 才华开始显露,与文徵明、祝允明、都穆等吴中才子交游。
弘治元年 (1488年) 娶徐廷瑞之女为妻。 生活美满,潜心读书作画。
弘治七年 (1494年) 人生第一次重大打击: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在一年内相继病逝。 家境骤然衰落,对其精神造成巨大打击。在好友祝允明的劝慰下,重新振作,潜心读书。
弘治十一年 (1498年) 应天府乡试第一,得中解元。 主考官梁储对其文章大加赞赏,唐寅名震江南,人称“唐解元”。这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
弘治十二年 (1499年) 人生第二次重大打击:卷入科举舞弊案(程敏政泄题案)。 与好友都穆一同赴京参加会试。因牵连科场舞弊案,被革除功名,贬为浙藩小吏。唐寅耻而不就,从此绝意仕途。
约 1499-1500年 第二任妻子何氏离他而去。 仕途毁灭,家庭破裂,人生陷入最低谷。开始游历名山大川,以卖画为生。
弘治十三年 (1500年) 返回苏州,生活困顿,备受世人冷眼。 纵情酒色,自刻印章“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以表达对世俗的反抗与自嘲。
弘治十八年 (1505年) 在苏州城北建成桃花庵别业。 卖文鬻画,生活逐渐稳定。与沈周、文徵明、祝允明等友人经常在此诗酒唱和。这是他一段相对平静和快乐的时期。
正德九年 (1514年) 应宁王朱宸濠之聘,前往南昌。 起初以为找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后发现宁王有谋反之意。
正德十年 (1515年) 为避祸而装疯,最终被宁王放归苏州。目睹宁王府的腐败与危险,他用裸露、醉酒等极端方式装疯,成功脱身,躲过一劫。
嘉靖二年 (1523年) 健康状况恶化,在贫困潦倒中于年底病逝。 临终前写下绝笔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葬于苏州桃花坞。
艺术成就:唐伯虎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家”或“吴门四家”。他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各科,画风清俊秀逸,才气横溢。书法亦佳,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历史形象:后世文学、影视作品(如《三笑姻缘》《唐伯虎点秋香》)将其塑造为一个风流倜傥、妻妾成群的喜剧人物。但这与历史上真实坎坷、怀才不遇的唐寅相去甚远。他的“风流”更多是仕途绝望后的一种无奈和放浪形骸。
核心轨迹:他的一生可以概括为:早年得意 → 连遭不幸 → 仕途尽毁 → 放浪形骸 → 归隐卖画 → 晚年潦倒。他的艺术成就,正是在这种个人不幸与时代背景的挤压下绽放出的绚丽花朵。
喜欢历史奇人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历史奇人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