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香港,暑气渐浓,中环的空调外机嗡嗡作响,却吹不散香江集团办公室里的紧迫感。林英手里捏着一份猎头报告,指尖反复摩挲着“德州仪器 张明远 台湾籍 资深芯片工程师”的名字——这是猎头公司在北美挖到的核心人才,专攻8位微处理器研发,正是他急需的半导体团队领头人。
“林生,张明远在德州仪器待了五年,参与过两款商用芯片的设计,技术功底扎实。”霍建宁站在旁边,递过补充资料,“但他顾虑不少,一是担心香港的研发环境,二是怕我们资金跟不上,毕竟半导体是烧钱的行当。”
林英放下报告,眼神笃定:“我亲自去美国一趟。”这个决定让霍建宁愣了一下——集团正在推进香江电灯的收购,置地牛奶刚完成股权交割,正是忙的时候。“林生,要不我去?您在香港坐镇更稳妥。”
“不行。”林英摇摇头,“张明远是核心,必须我去。诚意到了,他才会信我。”他拿起笔,在便签上写了两行字:一是从集团账户转10亿美元到海外账户,作为研发备用金;二是让邱淑贞提前整理游戏公司的销售数据和半导体项目规划,打印成册。“我明天就出发,香港的事你和马世民多盯着,有急事随时电话联系。”
第二天清晨,林英带着陈默和两份厚厚的资料,登上了飞往美国休斯顿的航班。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后,飞机降落在休斯顿机场,湿热的空气扑面而来。张明远的家在郊区的一栋二层小楼里,林英按响门铃时,门后传来谨慎的询问声:“哪位?”
“张先生,我是香港香江集团的林英,特意来拜访您。”林英的声音透过门缝传进去,手里还举着印有集团logo的名片。门开了,张明远穿着格子衬衫,戴着黑框眼镜,眼神里满是警惕:“林先生,猎头已经跟我沟通过,但我还是觉得……”
“张先生,我知道您的顾虑。”林英打断他,语气诚恳,“先请我进去,给您看些东西,再做决定不迟。”张明远犹豫了一下,侧身让他们进门。客厅里摆着简单的家具,书桌上堆满了芯片设计图纸,墙上挂着德州仪器的团队合影。
林英没绕圈子,直接把两份资料放在桌上:“这是我们集团的财务报表,136亿美元现金储备,半导体项目已划拨5亿港元启动资金;这是游戏公司的销售数据,红白机首季度卖了20万台,下个月大陆铺货量还要翻倍——我们有足够的资金和市场,支撑芯片研发。”
张明远拿起报表,指尖划过“136亿USD”的数字,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他在德州仪器年薪8万美元,看似风光,却处处受限于公司的研发预算,很多想法都无法落地。“就算资金够,香港的研发条件……”
“我计划在香港建一个高科技园区,面积不少于10万平方米,设备全部从美国和日本进口,实验室按硅谷的标准建。”林英语气坚定,“您要是来,就是研发部总监,团队组建、研发方向都由您说了算,年薪20万美元,再给您1%的项目分红,家属的住房、子女的学校都包了。”
张明远沉默了,他看着桌上的资料,又想起自己在德州仪器的憋屈——有技术却没自主权,有想法却没资金支持。“林先生,我不是不信任您,只是……”他话没说完,林英突然从包里拿出一张支票,放在桌上:“这是10万美元定金,您先拿着。要是觉得不合适,这笔钱不用还,就当我请您喝茶的诚意。”
张明远看着支票上的数字,心里彻底松动了。他站起身,握住林英的手:“林先生,我信您!但我有个请求,我想带团队一起走——都是台湾来的工程师,技术都过硬,就是在德州仪器没机会。”
林英眼睛一亮,这正是他想要的:“求之不得!您团队的人,待遇都按您的标准来,每个人都有安家费,您尽快跟他们沟通,我在休斯顿等您消息。”
接下来的三天,张明远带着林英见了团队的六位工程师。有负责芯片测试的李建国,有擅长晶圆制造的周志强,还有做电路设计的陈慧——都是在半导体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却都因为“华人身份”在德州仪器得不到重用。
林英没多说废话,每次见面都直接亮出资金实力和园区规划,再把待遇摆上台面。当他拿出10亿美元的海外账户证明时,最后一位工程师终于松了口:“林先生,我们跟您走!在这边受够了气,不如回华人的公司,干出一番事业!”
6月15日,林英带着张明远团队,登上了返回香港的航班。飞机上,张明远拿着林英给他的园区选址资料,兴奋地说:“林先生,元朗那个地块不错,靠近港口,设备进口方便,周边还有高校,以后招实习生也容易。”
林英笑着点头:“您觉得好就行,下周就去拿地,两个月内把园区的框架搭起来。”他看着窗外的云层,心里充满了期待——有了张明远团队,半导体研发就能少走很多弯路,芯片自给自足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香江枭雄:从武行替身到世界首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香江枭雄:从武行替身到世界首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