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高踞主位,那双闻名天下的碧眼之中,光芒急剧闪烁,内心正经历着惊涛骇浪般的天人交战。他并非优柔寡断之主,但此刻的抉择,关乎江东未来的国运,一步踏错,可能便是万劫不复。
两位心腹的争论之声似乎还在梁间萦绕。吕蒙的“急”如烈火,灼烧着孙权内心最深处的恐惧;鲁肃的“稳”如静水,试图平息这可能焚毁一切的躁动。孙权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重新扶正的案几,那“笃、笃”的轻响,是此刻殿内唯一的节奏,敲在鲁肃和吕蒙的心上,也敲在他自己天人交战的思绪里。
鲁肃的“稳”,字字句句都契合着江东眼下最现实的处境。淮南新疲,库帑未盈,确实需要时间喘息。他剖析曹刘态势,指出刘备首要之敌仍是曹操,绝不会主动攻江东而自陷两面受敌之境,这更是老成谋国之见。贸然撕破脸,确是为渊驱鱼,智者不为。
但吕蒙的“急”,却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精准地刺中了孙权那根最敏感的神经——“榻上虎”的警觉!
他的思绪不由得飘回当年那个与鲁肃秘密对谈的夜晚。烛光下,君臣二人坐于榻上,鲁肃目光灼灼,为他勾勒出江东的霸业蓝图:“剿除黄祖,进伐刘表,西入巴蜀,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那“竟长江所极”六个字,是何等的豪情壮志!意味着要将整条长江天险,牢牢掌控在江东手中!
可如今呢?长江上游的荆州、益州,万里江山,竟已尽入刘备之手!那个借居新野、狼狈南逃,需要他借地容身的刘玄德,如今已是雄踞三州、称孤道寡的汉中王!一个占据近半壁江山,携汉中大捷之威的庞然大物,雄踞于长江上游,俯瞰江东,战舰顺流而下,旦夕可至!其势将何等可怕?这已不再是疥癣之疾,而是真正悬于头顶的利剑,是足以倾覆江东社稷的心腹大患!
一种前所未有的“唇亡齿寒”之感,此刻无比清晰地攫住了孙权的心。但这寒意,并非来自北方的强曹,而是来自西面那个曾经的盟友!刘备的称王,在他眼中,不再是遥远的威胁,而是近在咫尺的生存危机。
刘备的称王,像一道惊雷,劈碎了他心中最后的侥幸。所谓的联盟,在绝对的利益和威胁面前,薄如蝉翼。
良久,孙权深吸了一口气,那口气息悠长而深沉,仿佛要将满室的凝重与纷争都吸入肺中,再化为决断的力量。他缓缓抬手,止住了吕蒙似乎还要补充争辩的话头。
“子敬所言,老成谋国,深谙时局之艰。”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他先肯定了鲁肃,目光随即转向吕蒙,“子明之虑,赤胆忠心,洞察隐患之深,是为我江东万世基业着想。”
这番安抚,让鲁肃和吕蒙紧绷的神色都稍缓,但他们知道,真正的决断即将到来。
果然,孙权话锋陡然一转,声音虽不高,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冷硬:“然,时移世易!刘备坐拥三州,僭号称王,其势已大,绝非昔日寄人篱下之刘玄德!‘联刘抗曹’之策,根基已然崩塌,名存实亡!”他斩钉截铁地为过去的战略定了性。
“我江东,若想在这虎狼环伺之世生存下去,若想有朝一日实现昔日‘榻上对’之宏图伟业……”孙权的语气加重,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荆州,必须拿回来!”
此言一出,吕蒙眼中瞬间爆发出炽热的光彩,而鲁肃则是在心底发出一声无声的叹息,他知道,主公最终还是被危机感和野心推动,选择了那条更具风险的道路。
不过,孙权并非纯粹的莽夫。他紧接着的自问自答,展现了他作为一方雄主的审慎:“然则,如何拿?何时拿?”他目光扫过二人,声音冰冷如铁,“绝非此刻!”
他看向吕蒙,目光灼灼,充满了寄予厚望的托付:“子明,整军备战之事,由你全权负责!我要你即刻开始,全力加强荆州方向,江夏、长沙边境水陆各军的操练、布防与侦察。柴桑、庐陵等要地,兵力、粮械,皆需暗中加强。”他顿了顿,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时间限制,“我要你在年前,必须拿出一份详尽的、足以一举夺回荆州的作战方略!此方略,要比你以往任何设想都更周密,更隐蔽,规模要更大!要考虑到所有变数,明白吗?”
“末将领命!”吕蒙精神大振,轰然应诺,声音中充满了被委以重任的激动与决绝,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率领大军,横扫荆襄的场景。
孙权又看向面色凝重的鲁肃,语气稍缓,但依旧带着不容松懈的郑重:“子敬,对外事宜,由你统筹。我江东,对刘备称王、曹操称魏王之事,保持沉默。不贺,不骂,不动声色,静观其变。对外便言我江东新经战事,需休养生息,无意他顾。”
“肃,遵命。”鲁肃拱手,他明白这沉默背后的分量。
“但是,”孙权眼中闪过一丝狐狸般的精光,“沉默,不代表无所作为,更不是坐以待毙!”他详细部署道,“子敬,可派子瑜以访亲之名,出使成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再续蜀汉的浪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再续蜀汉的浪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