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点头:世道混乱,智者多隐。但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建功立业,岂能终老林泉?
桓阶侧目而视,对这位年轻都督的见识又高看几分。
三日后,一行人来到零陵郊外一处幽静的山村。竹林掩映间,几间茅屋隐约可见。
那就是蒋公琰的住处。桓阶指着茅屋道。
刘封命随从在远处等候,只与桓阶步行前往。刚到院门前,便听见里面传来清朗的读书声。
桓阶上前叩门:公琰,故人桓阶来访。
读书声戛然而止。片刻后,一位三十岁左右、面容清癯的男子打开院门。他衣着简朴,却自有一股不凡气度。
伯绪公?蒋琬略显惊讶,随即看到桓阶身后的刘封,这位是……
桓阶笑道:此乃荆南都督刘封刘子瞻。
蒋琬面色微变,但很快恢复平静,拱手道:原来是刘都督。寒舍简陋,恐辱尊驾。
刘封深深一揖:久闻蒋先生高名,特来拜见。冒昧打扰,还望海涵。
蒋琬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显然没想到这位年轻的都督如此谦逊。他侧身让路:既如此,请进。
茅屋内陈设极为简单,除书架外,仅有一张矮几和几个蒲团。蒋琬煮茶待客,动作从容不迫。
不知都督远道而来,有何见教?蒋琬开门见山。
刘封放下茶盏,直视蒋琬:闻先生大才,特来请教治国安邦之道。
蒋琬轻笑:琬一介农夫,何知治国之道?都督谬赞了。
先生过谦了。刘封不慌不忙,封虽不才,却知先生曾着《安民策》,言为政之道,在顺民心;安民之要,在察其疾苦。此言深得治政精髓。
蒋琬明显一震,眼中闪过惊讶:都督竟读过拙作?
刘封点头:不仅读过,更在荆南试行先生之策。设立平准仓调节粮价,减轻赋税,鼓励商贸。如今荆南四郡,百姓渐安。
这是实话。作为穿越者,刘封自然知道蒋琬的政治主张,并有意识地加以实施。
蒋琬神色渐渐缓和:都督所为,确合琬意。但不知今日前来...
刘封突然起身,向蒋琬深深一揖:乱世当用非常之才。封恳请先生出山相助,共安荆南,造福百姓!
蒋琬连忙扶起刘封:都督何必如此?琬何德何能……
桓阶适时插言:公琰,刘都督虽年少,却胸怀大志,爱民如子。荆南新政,实乃百姓之福。汝之大才,埋没乡野,岂不可惜?
蒋琬沉默良久,终于长叹一声:都督诚意,琬深感于心。但有一问,望都督如实相告。
先生请讲。
都督志在荆南,还是……天下?蒋琬目光如炬,直视刘封。
刘封心头一震,知道这是关键考验。他略一沉吟,坦然道:方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封之志,在安一方百姓。至于天下……若有力所能及处,自当尽力。
蒋琬盯着刘封看了许久,突然笑了:好一个力所能及!都督答得巧妙。琬再问,若刘荆州与汝父刘玄德有隙,都督当如何处之?
这个问题更加尖锐。刘封知道,历史上刘表与刘备确实有过矛盾。
父子之情不可废,君臣之义不可忘。刘封缓缓道,若有那一日,封当竭力调解,务使两全。
蒋琬点点头,又问:都督如何看待江东孙氏?
孙氏据江东,兵精粮足,必为我荆楚大患。刘封毫不犹豫,故我已命甘宁、丁奉驻守巴丘,以防不测。
一连数问,刘封对答如流。蒋琬神色渐渐舒展,最后长身而起,向刘封深深一揖:都督见识非凡,琬愿效犬马之劳。
刘封大喜,连忙扶起蒋琬:得先生相助,如鱼得水!
当日,蒋琬便收拾行装,随刘封返回长沙。一路上,三人畅谈天下大势,蒋琬对刘封的见识越发钦佩。
都督之见,每每发人深省。蒋琬感叹,尤其这以商兴农,以工富民之策,实乃治国良方。
刘封微笑不语。这些现代经济理念,在三国时代自然是超前见解。
回到长沙后,刘封立即任命蒋琬为都督府主簿,参与军政要务。同时,他派寇封持自己亲笔信前往武陵,邀请正在守孝的潘濬;又命桓阶写信给避难交州的刘巴,表达招揽之意。
短短一月内,潘濬、廖立等人才相继来投。刘封不拘一格,量才录用,都督府很快人才济济。
六月初的一天,刘封正在与蒋琬、桓阶商议政事,亲兵来报:禀都督,门外有一自称刘邕者求见。
刘邕?刘封眼前一亮,快请!
刘邕是历史上有名的能吏,刘封早想招揽,却不知其下落。
不多时,一位三十出头、风尘仆仆的男子走了进来。他面容刚毅,目光炯炯有神。
南郡刘邕,拜见都督。来人拱手行礼。
刘封连忙起身相迎:刘先生不必多礼。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幸何如之!
刘邕略显惊讶:都督竟知邕名?
刘封笑道:先生在南郡理政有方,百姓称颂,封岂能不知?不知先生此来……
刘邕正色道:邕闻都督在荆南推行新政,百姓安居,特来投效。愿效犬马之劳。
原来是自己来投的!刘封心中暗喜,自己又得了一员大将。
类似的情况接连发生。有些是刘封主动招揽,有些是慕名来投。短数月都督府已聚集了十余名荆南才俊。
喜欢再续蜀汉的浪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再续蜀汉的浪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