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越突然厉喝,《周礼》明载国宅无征,园廛二十而一,可见税赋当有贵贱之分!
此言一出,世家子弟纷纷叫好。若承认此论,刘封的摊丁入亩便是违逆古制!
刘封却抚掌大笑:蒯公只见园廛二十而一,怎不见载师掌任土之法?凡宅不毛者罚里布,田不耕者出屋粟——这不正是惩戒豪强兼并之策?
堂中寒门士子顿时喝彩。诸葛亮羽扇轻摇,在刘备耳畔低语:少将军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蒯越脸色铁青,正要反驳,忽见宋忠起身:老朽有惑——若按刘郡丞新政,孔圣后人该不该免税?
此问阴毒至极!谁不知孔融刚被曹操所杀,此刻提及孔圣,分明要将刘封置于尊圣与否的两难境地。
孔子曰有教无类刘封昂首,若孔圣在世,必不愿子孙以先祖之名避税!
王粲起身,青衫儒雅,眉宇间却隐含锋芒。他轻抚案上竹简,笑道:刘郡丞方才诗作慷慨激昂,然治国之道,岂能只凭意气?《周礼》有言,贵贱有序,税赋有别。若强求均平,反失圣人之道。
堂内众人屏息。刘封也知道这位建安七子之首虽心向曹操,但其《七哀诗》中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之句,确是忧民之作。
刘封不慌不忙,微微一笑:仲宣先生高才,封素来敬仰。先生昔年所作《七哀诗》,至今读来仍令人扼腕——‘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此情此景,岂非贵贱失衡所致?
王粲一怔,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
刘封不疾不徐地斟了杯茶:仲宣先生当年作《七哀诗》时,可曾想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根源?
王粲执扇的手突然一顿。这两句并非他原诗,却直指建安年间世家豪奢、百姓流离的惨状。
好句!王粲眼中精光乍现,不想刘郡丞亦有此等诗才。
刘封摇头,此乃天下百姓心头之诗。先生《七哀诗》中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此句振聋发聩,道尽天下不公。与封在长沙所见如出一辙——豪强占田万顷却免税,贫民无立锥之地反纳丁钱。
王粲手中茶盏微倾,碧色茶汤在案上洇开。他想起少年时见过的饿殍,喉头滚动:少将军此言……
先生当年作《登楼赋》,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刘封突然起身长揖,今日封愿与先生共践此志——为生民立命!
堂内落针可闻。王粲望着眼前青年,恍惚看见二十年前那个在长安废墟间写诗的自己。他忽然大笑,笑声里带着哽咽:好个为生民立命!粲半生漂泊,今日方见真豪杰!
蔡瑁急得扯断腰间玉佩丝绦。这王粲本是他请来刁难刘封的利器,此刻竟倒戈相向!
刘先见状,起身说道:刘郡丞果然才思敏捷。不过诗会雅集,岂能只谈俗务?不如换个题目——以洞庭剿匪为题,赋诗一首如何?
此言阴险。刘封在洞庭剿匪时曾斩杀水贼数千,若诗中稍露杀伐之气,必被诟病为。
刘封却微微一笑,朗声诵道:
洞庭浪涌千帆过,贼寇横行百姓哀。一剑扫平烟波恶,渔歌再唱晚霞来。
诗既言剿匪之功,又显安民之德,刚柔并济。
刘先不甘心,又道:诗虽佳,却少典故。不如再续一首,需引《春秋》之义。
刘封从容不迫:
《春秋》大义在安民,岂容豪强欺弱贫?若使贪狼皆伏法,何须血染洞庭滨?
此诗直指世家如,欺压百姓,逼民为匪!
刘先脸色铁青,无言以对。
蔡瑁见势不妙,急忙拍手:歌舞助兴!
歌舞方起,忽有一人起身高声道:刘郡丞之诗,宋某有和!
众人望去,竟是荆州大儒宋忠!
蔡瑁大喜——宋忠乃刘表心腹,若他出面刁难,刘封必难招架!
谁知宋忠朗声诵道:
豪强兼并民无地,税役不均国将倾。幸有贤臣行新政,荆南从此得清平!
此诗竟公然支持刘封!
蔡瑁勃然大怒:宋忠!你……
宋忠冷笑:蔡都督,莫非觉得宋某说得不对?
堂中寒门士子纷纷附和,局势瞬间逆转。
蔡瑁、蒯越等人连番刁难,却始终未能压下刘封的锋芒。堂中宾客心思各异,寒门士子暗暗振奋,而世家子弟则面色阴沉。
就在此时,刘封忽然起身,缓步走到堂中央。他目光如炬,环视众人,最终落在刘表身上。
诸位方才论诗谈赋,皆以风雅为要。刘封声音清朗,却字字如铁,然则,诗以言志,文以载道。今日封不才,愿以四句明志——
他略一停顿,随即朗声诵出: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四句一出,满堂寂静。
这短短二十二字,却如惊雷炸响,震得众人心神俱颤!
——为天地立心! 何等气魄!世间庸碌之辈,何曾敢言为天地定立精神?
——为生民立命! 新政之本,不正是要让百姓安居乐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再续蜀汉的浪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再续蜀汉的浪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