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墨姐,你看这条鱼好大!”阿豆指着一条半尺长的绿鳞鱼,兴奋地喊。阿墨赶紧拿起网兜,轻轻伸到水里,绿鳞鱼似乎不怕人,反而朝着网兜游过来,阿墨趁机将它捞起——鱼在网兜里欢快地摆着尾巴,没有丝毫挣扎。“这鱼叫‘清瘴鱼’,水瑶姐姐说它们是水生净化带的‘小卫士’,有它们在,水里的瘴气会净化得更快。”阿墨说着,又把鱼放回水里,看着它游回水泽莲丛中。
水泽族的工匠们则在忙着扩建净化带,他们将培育好的水泽莲幼苗移栽到新开辟的水域,再撒上清瘴鱼的鱼卵——鱼卵在水泽莲的庇护下,三天就能孵化,很快就能加入净化水质的队伍。“等净化带再扩大一倍,这里的水就能直接用来灌溉,甚至能和新家园的湖泊连通,形成水循环。”水泽族的工匠长老对阿墨说,眼里满是期待。
孩子们还发现了一个惊喜——水泽莲的花苞开始绽放,淡紫色的花瓣在阳光下泛着光,吸引了大量紫翼星源蝶前来采蜜。蝴蝶落在花瓣上,翅膀扇动时落下的荧光粉,掉进水里后,竟让水质变得更清澈了。“蝴蝶的荧光粉也能净化水!”阿豆惊讶地说,伸手想去摸蝴蝶,蝴蝶却轻轻飞起,落在他的肩膀上,像是在回应他的好奇。
阿墨赶紧让阿豆拿出画板,把这美好的场景画下来——画板上,淡紫色的水泽莲、绿色的清瘴鱼、紫色的蝴蝶、还有坐在芦苇船上的孩子们,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等画好了,我要挂在中枢控制室里,让大家都看看水生净化带的变化!”阿墨说,眼里满是自豪——这是他们和水泽族、星木族一起努力的成果,是归墟复苏的见证。
傍晚时分,中枢控制室里传来了好消息——第一台熔岩净化炉的净化效果超出预期,黑风沙漠边缘的腐瘴浓度降到了0.1%,储水苔藓已经开始发芽;南部枯木林的速生星杨成活率达到了98%,脉根藤的覆盖率超过了80%,地脉气浓度比移栽前提升了30%;东部水生净化带的清瘴鱼数量快速增加,水质透明度提升了50%,已经达到了灌溉标准。
沈砚将这些数据汇总在兽皮地图上,用不同颜色的颜料标注出净化进度——黑色的瘴气带区域越来越小,绿色的植被区越来越大,蓝色的水域区也在不断扩展。“按照这个进度,三个月内,归墟的主要瘴气带就能基本净化;半年内,我们就能在净化后的土地上大规模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让各族群都能实现食物自给。”沈砚对着围过来的各族群代表说,眼里满是坚定。
墨岚长老看着地图上的绿色区域,轻轻抚摸着《归墟族群志》的封面:“老身想起守墨族的先辈曾说过,‘归墟的希望,藏在各族群的团结里’。现在,先辈的话终于应验了。”风伯也点头附和:“风已经开始变得温和,地脉气也越来越稳定,归墟正在恢复它本来的样子。”
会议结束后,众人一起走到新家园的广场上。夕阳西下,星晶灯开始亮起柔和的蓝光,照亮了广场中央的联盟图腾——图腾由六大族群的象征组成:守墨族的净化碎片、石漠族的星源草、星木族的星杨树、火岩族的熔岩晶石、水泽族的水泽莲、风语族的风引石,六个象征围绕着中心的星源水晶,像一朵绽放的花。
阿墨和孩子们围着图腾,用荧光沙在周围摆起了星星,星源松鼠蹲在图腾顶端,嘴里叼着一颗星露果,像是在守护着这个象征团结的标志。紫翼星源蝶在图腾周围飞舞,翅膀上的荧光粉落在沙地上,泛着淡淡的光,与星晶灯的蓝光交织在一起,像一片小小的星空。
沈砚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温暖。从最初的石漠新家园,到现在的六大族群联盟;从艰难的瘴气净化,到如今的绿意初现;从彼此陌生,到现在的互帮互助——归墟的每一步变化,都凝聚着所有人的努力。他知道,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挑战要面对,但只要六大族群始终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归墟一定会变成一个充满生机、繁荣富饶的家园。
归墟夜章
夜色如墨,缓缓浸染了归墟的天空,将白日里的喧嚣轻轻抚平,只留下一片沉静的深邃。中枢控制室里却依旧灯火通明,淡蓝色的光从显示屏上漫开,在冰冷的金属墙面投下流动的光影,像是将夜空里的星河裁了一角,铺进了这方密闭的空间。
数十块显示屏整齐排列,组成一面巨大的数据墙,密密麻麻的字符与曲线在屏幕上不断跳动、流转。有的数据线条平稳如静流,勾勒着各区域的基础运转状态;有的则带着细微的起伏,像是在呼吸般,记录着能量传输的轨迹;更有几簇醒目的绿色数据块,闪烁着代表“稳定”的信号,每一次跳动都沉稳有力,宛如归墟的心跳,在寂静的夜里清晰可闻,支撑着这片土地的运转。
操控台前,几名穿着银灰色制服的工作人员正专注地盯着屏幕,指尖在泛着微光的按键上灵活起落,发出细碎的“嗒嗒”声,与数据流动的电子音交织在一起,成了控制室里独特的旋律。没人说话,只有偶尔交换眼神时,眼底那抹对归墟的守护与期许,在灯光下悄然流转——他们是归墟的“心跳守护者”,用目光追随着每一组数据,确保这片土地的生机永不中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北大博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北大博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