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色依旧晦暗,浓雾未曾散去,反而比昨日更厚重了几分,几乎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秦三郎如同往常一样,早早起身,准备停当,牵着老驴出了门。
然而,今日的老驴却显得异常焦躁不安。
刚走到村口,踏入那片熟悉的、通往日常砍柴坡的竹林小径时,老驴便猛地停住了脚步,任凭三郎如何轻声催促,四只蹄子就像生了根一样,牢牢钉在湿滑的泥地里,不肯再向前挪动半分。它那对长长的耳朵不停地前后转动,鼻子里不是平日温顺的“哼哧”,而是发出短促、响亮的喷气声,显得极为抗拒。一双驴眼也不再是平日的温润,而是瞪得溜圆,死死盯着前方被浓雾笼罩的、幽深的竹林,眼神里充满了三郎从未见过的警惕,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老伙计,你这是咋了?”三郎心下奇怪,伸手抚摸着老驴颈侧的鬃毛,试图安抚它,“前面不就是咱天天去的砍柴坡吗?路熟得很,再走半里地就到了。今天雾气大,咱们早点砍完柴,回村我给你买糖糕吃,好不好?”
往常用这招,老驴保准听话,糖糕是它最喜欢的零嘴。可今天,这诱惑却失了效。老驴非但没有顺从,反而猛地一甩头,拽紧了缰绳,力量之大,让三郎猝不及防地踉跄了一下。它调转方向,竟是要拖着三郎往另一条几乎被杂草和灌木掩盖的岔路走去。
那条路三郎从未走过,甚至平日根本不会注意到。路口的灌木丛生着尖锐的木刺,枝叶横生,看着就知极难行走,而且通向何处,完全未知。山里人都知道,陌生的路径往往意味着未知的危险,毒虫、野兽,或是容易迷失方向的复杂地形。
“哎哎!别拽!老伙计,听话!”三郎使劲拉住缰绳,脚底因为露水而打滑,有些狼狈地稳住身形,“那路没去过,不能乱走!万一碰上野猪窝,或是摔下哪个山崖咋办?”
老驴喉咙里发出低沉的、近乎哀求的“呜呜”声,回头看了三郎一眼,那眼神复杂无比,有固执,有焦急,还有一种三郎无法理解的、类似于“信我”的恳求。它再次发力,瘸着的那条腿似乎也爆发出不小的力量,坚定不移地要将三郎拉向那条陌生的岔路。
人与驴在弥漫的雾气中无声地角力。三郎看着老驴异乎寻常的坚持,心中充满了疑惑与挣扎。他与老驴相依为命十二年,深知它的灵性,它从未如此反常过。莫非……前面常去的砍柴坡真有什么危险?还是这条陌生的路上,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它,或者说,等待着他们?
最终,对老驴无条件的信任占据了上风。三郎叹了口气,松了些力道:“罢了罢了,拗不过你。今天就依你,走走看。不过咱可说好,要是路太险,或是感觉不对,咱立马回头!”
老驴仿佛听懂了他的话,低呜了一声,不再那么用力拽扯,但方向依旧明确。三郎只好深一脚浅一脚地跟在它身后,小心翼翼地拨开带着湿冷露水和尖刺的灌木枝条,走进了这条充满未知的路径。
这条路果然难行。脚下是松软的、堆积了不知多少年的腐殖质,滑腻异常。盘根错节的树根不时绊脚,横生的枝桠如同鬼手,时时试图勾住他们的衣衫。浓雾在这里似乎更加粘稠,视线受阻,只能看清前方几步之遥。四周寂静得可怕,连平日里聒噪的鸟鸣虫唱都消失了,只有他们踩在落叶和泥土上的沙沙声,以及老驴略显粗重的呼吸声。
三郎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一手紧紧握着柴刀,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他忍不住再次开口,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老驴:“老伙计,你到底要带我去哪儿啊?这地方邪门得很……”
老驴没有回应,只是执着地、一瘸一拐地在前面带路,它的步伐虽然因腿疾而不稳,却透着一股奇异的笃定,仿佛冥冥之中有什么在指引着它。
他们艰难地跋涉着,爬过一道颇为陡峭、布满碎石的斜坡。三郎的衣衫早已被露水和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身上,又冷又黏。就在他几乎要再次打退堂鼓之时,眼前豁然开朗!
浓雾在这里似乎变淡了许多。他们竟来到了一处背风的、向阳的崖壁之下。这片崖壁如同一个巨大的怀抱,将一小片平坦的草地揽在怀中。崖壁上爬满了青翠欲滴的藤蔓,叶片上挂着晶莹的水珠,在透过薄雾的、熹微的晨光映照下,闪烁着碎钻般的光芒。草地上开着不知名的野花,颜色素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甜沁人的草木异香,与来时路上那腐朽阴郁的气息截然不同。这里静谧、安详,宛如一个被世界遗忘的桃源仙境。
三郎被这突如其来的美景惊呆了,正自纳闷这青城山中竟有如此自己从未发现的妙处。忽然,他的目光被崖壁前一块平坦的、被日光晒得微微发热的大石头吸引住了。
只见那石头上,赫然盘着一条大蛇!
那蛇通体呈现出一种极为纯净、鲜亮的翠绿色,仿佛初春最新嫩的柳叶,又像是上好的翡翠雕琢而成。蛇身约有成人手臂粗细,鳞片整齐细密,在朦胧的天光下,竟泛着一种琉璃般温润通透的光泽。它似乎正在享受这难得穿透雾气的阳光,慵懒地舒展着身体,微微抬起的蛇头上,眼梢处竟带着一抹天然的浅金色纹路,使得它看起来丝毫没有寻常蛇类的阴冷恐怖,反倒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近乎秀雅的气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