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襄城城墙上的火把在寒风中摇曳不定,将守军士兵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傅汝城身披重甲,手按剑柄,在城楼上踱步。他的眉头紧锁,目光不时投向城外那片死寂的清军营寨。
“父亲,已过三更,您先去歇息吧。”傅昌国走近,轻声劝道。他的脸色略显苍白,自张顺回报那个与他容貌相同的阴兵一事后,他便心事重重。
傅汝城停下脚步,凝视着儿子年轻的面庞:“昌国,你可还记得三个月前那场战役的细节?”
傅昌国微微一怔,随即答道:“孩儿记得。当时我率三千兵马驰援郑州,途中遭遇清军埋伏,伤亡过半,若不是张顺拼死相救,孩儿恐怕...”
“你归来时身负重伤,昏迷三日方醒。”傅汝城接口道,眼神锐利,“军医说你失血过多,险些丧命。”
“是...是的。”傅昌国不自觉地摸了摸左肩的伤处,“父亲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傅汝城正要回答,忽听城墙上传来一阵骚动。有士兵惊呼:“看!那是什么?”
父子二人急忙走向垛口,顺着士兵所指方向望去。只见城外一箭之地,不知何时出现了一片黑压压的身影。这些身影沉默而立,身着破旧的明军号衣,在火把的光线下显得影影绰绰,面容模糊不清。
“阴兵...是阴兵!”有士兵失声叫道,声音中充满恐惧。
傅汝城厉声喝止:“休得胡言!不过是清军的诡计!”但他心中却是一沉。那些身影的确诡异非常,站立姿势僵硬不动,如同木偶一般。
突然,一个老兵扑到垛口前,睁大眼睛盯着阴兵队伍中的某个人影,声音颤抖:“那...那是李老三!他三个月前就战死了!我亲眼看见他被清军砍下头颅!”
此言一出,城墙上顿时哗然。更多的士兵在阴兵中认出了熟悉的容颜——昔日的同袍、亲友,甚至有人惊骇地发现,阴兵中竟有与自己容貌一般无二者!
“鬼!是鬼啊!”
“清军会妖法!我们打不过的!”
“我看见了王二狗,他明明已经下葬了!”
恐慌如瘟疫般蔓延。有士兵丢下武器,抱头蹲下;有人开始低声啜泣;更有甚者,已经跪地祈祷,求佛祖保佑。
傅汝城心知不妙,拔剑高呼:“镇静!所有人各守其位!这不过是清军的心理战术!”
然而,恐惧已经扎根。这些守军可以面对刀剑箭矢毫不退缩,但对超自然的力量却本能地感到畏惧。更何况,阴兵中那些熟悉的面容,击中了他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谁能对已故的亲友、同袍挥刀相向?
傅昌国也看到了那个与他容貌相同的阴兵。他浑身冰凉,双手微微颤抖。那个“他”站在阴兵队伍的最前方,面无表情,眼神空洞,在火光下显得格外诡异。
“昌国!”傅汝城的一声断喝让他回过神来,“你去安抚左翼守军,绝不能自乱阵脚!”
“遵命!”傅昌国强自镇定,向左侧城墙跑去。
就在这时,城内也传来了骚动声。原来城头上的惊呼声已经惊动了百姓,“清军驱策十万阴兵攻城”的消息如野火般传遍全城。
“阴兵过境,十人九亡!”一个老妇人跪在街头,向天叩拜,“老天爷啊,为什么要降此灾祸!”
“听说阴兵刀枪不入,咱们守不住的!”一个商人模样的人急匆匆地收拾细软,“快逃吧,趁现在还来得及!”
恐慌的百姓如潮水般涌向北门,要求守军开门放行。人群推搡哭喊,场面几近失控。
“开门!放我们出去!”
“我们要活命!不想死在阴兵手里!”
守门将领竭力维持秩序,但人群的情绪越来越激动。有激进者开始冲击守军防线,抢夺武器。
傅汝城在城楼上看到这一幕,心知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他命副将王琛暂代指挥,自己快步走下城楼,翻身上马,率一队亲兵向北门疾驰而去。
北门处已是人山人海,哭喊声、叫骂声不绝于耳。守门士兵组成人墙,勉强阻挡着冲击的人群,但防线已岌岌可危。
“将军来了!”有人高呼。人群稍稍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傅汝城身上。
傅汝城勒住马缰,目光如电扫过人群,声音洪亮:“襄城的百姓们!我理解你们的恐惧,但请听我一言!”
人群中有人喊道:“将军,阴兵都来了,这城还怎么守?”
“是啊!那是鬼怪,不是人啊!”
傅汝城抬手示意安静:“那不是阴兵,而是清军的诡计!他们利用阵亡将士的遗体,装神弄鬼,目的就是制造恐慌,让我们不战自溃!”
一个老者颤巍巍地问道:“将军如何能确定?老朽活了大半辈子,从未见过这等邪事!”
傅汝城沉声道:“我已在清营中查明真相。清军中有萨满巫师,擅长邪术,但他们操控的不过是无魂的躯壳!若我们自乱阵脚,才是正中敌人下怀!”
他顿了顿,继续道:“襄城墙高池深,粮草充足,只要军民一心,必能守住家园!但若开门弃守,城外清军铁骑转眼即至,届时谁能活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中国古代奇闻录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中国古代奇闻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