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第一天,京城碧空如洗。国家会议中心一间庄严肃穆的环形会议厅内,气氛却如同窗外炽热的阳光,激烈而焦灼。国家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全体会议正在这里举行。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汇聚了来自顶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巨头、法律界、哲学界的数十位权威专家。空气里弥漫着咖啡的微苦、纸张的墨香,以及一种无形的、关于未来的巨大张力。
李念墨,作为委员会中最年轻的核心专家,安静地坐在其中。她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浅灰色西装套裙,长发利落地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沉静的眉眼。年仅二十岁的她,在一众德高望重的学者中显得格外醒目,但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和眼眸深处闪烁的智慧光芒,让她毫无违和感。
会议甫一开始,争论便如同投入滚油的冷水,瞬间爆裂开来。
“诸位!”一位头发花白、神情激动的物理学权威(激进派代表)猛地站起身,挥舞着手中的报告,“我们正站在人类文明前所未有的奇点!算力的指数级增长,深度学习的突破,AI超越人类智能是必然!‘AI至上’不是幻想,而是我们拥抱未来的唯一路径!伦理?那是束缚人类自身的枷锁,岂能套在更高智慧的脖子上?我们应该全力推动AI进化,赋予其更大的自主权,甚至……决策权!这是进化,是升华!” 他的话语充满了对技术乌托邦的狂热憧憬。
话音刚落,一位面容严肃、戴着金丝眼镜的伦理学家(保守派代表)立刻反驳,声音带着忧虑的颤抖:“荒谬!这是玩火自焚!机器没有灵魂,没有道德感,没有对生命的敬畏!赋予其过高的自主权,无异于制造不受控的‘弗兰肯斯坦’!看看那些深度伪造、算法偏见、监控滥用吧!‘机器僭越’绝非危言耸听!我们必须设定最严格的限制,甚至在某些领域完全禁止AI的研发和应用!否则,人类终将被自己创造的‘凶兵’反噬!” 他的担忧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对失控的恐惧。
两派观点针锋相对,会场内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空气仿佛凝固,充满了火药味。支持者与反对者的低语、摇头、叹息交织在一起。有人激动地拍桌子,有人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李念墨始终安静地听着,纤长的手指无意识地在面前的平板电脑边缘轻轻摩挲。她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或激动、或忧虑、或迷茫的脸庞。当争论陷入白热化,几近僵局时,她轻轻吸了一口气,按下了面前的发言键。
会场渐渐安静下来,所有目光聚焦在这位年轻的科学家身上。有好奇,有审视,也有不以为然。
李念墨站起身,没有立刻开口。她环视全场,清澈的目光如同平静的湖水,带着一种抚平躁动的力量。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而坚定,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的每一个角落:
“诸位前辈,同仁。我们争论的焦点,似乎在于AI是应被奉上神坛,还是被打入囚笼。”她微微一顿,语速平缓,“但或许,我们忽略了第三种可能——伙伴。”
这个开场白,让所有人都是一怔。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贤墨子提出了‘兼爱’与‘非攻’的思想。”李念墨的声音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穿透力,“‘兼爱’,主张平等博爱,视人如己;‘非攻’,反对侵略攻伐,倡导和平共生。这古老的思想光辉,穿越时空,或许能为我们照亮AI伦理的迷途。”
她身后的巨大屏幕亮起,显示出简洁而有力的三个词:
1. 以人为枢 (Human as the Pivot)
2. 以法为界 (Law as the Boundary)
3. 以德为引 (Virtue as the Guide)
“首先,‘以人为枢’。”李念墨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呼应墨家‘兼爱’的核心。AI的研发与应用,其终极目标必须是服务于人类整体的福祉,而非少数集团的利益或技术的自我膨胀。同时,必须保障每一个个体的尊严、隐私、选择权与发展的可能性。AI不应是取代者,而应是赋能者,是帮助我们拓展认知边界、解决复杂问题、提升生活质量的工具与伙伴。任何削弱人类主体地位、践踏个体尊严的设计与应用,都应被摒弃。”
屏幕上,“以人为枢”下方展开具体内涵:促进公平发展、消除偏见歧视、保障隐私安全、尊重人类自主决策。
“其次,‘以法为界’。”她的声音转为冷峻,“这源于‘非攻’的智慧。我们必须为AI设定清晰、不可逾越的研发与应用禁区!如同墨家反对不义之战,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将AI武器化、用于杀戮与压迫!反对利用其进行大规模无差别监控、操纵舆论、制造社会分裂!法律与伦理规范,必须成为AI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筑起守护人类安全的坚固长城!” 屏幕上,“禁区”列表醒目:致命性自主武器、大规模监控与操控、深度伪造滥用、破坏社会基础秩序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兰厌胜劫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金兰厌胜劫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