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帅。半年不见,风采依旧。”
郭普涛恭维着,所谓的至交好友,不过就是他的自称。
不过他也不是没有身份的人,那就是他在程毅这里,挂了官职,乃是郧阳府礼局僧纲参事,也就是负责管理僧众事情的。
这个官职对于别人来说有点侮辱人了。
但对郭普涛来说正好。
他就是和尚,而且他不是简单的和尚,他是正经拜过大禅师的,只是后来自己出来跟着白莲教混罢了。
只能说元朝的僧道免税,是真的养活了一大群地方的豪强。
总之看到了郭普涛,程毅笑了笑说:“不知道郭朋友此来为公?还是为私?”
郭普涛听到这话,尴尬了一下,但很快恢复了平静说:“自然是为了私事。程帅且容下禀。我大宋治平皇帝陛下,听闻大帅以甲卖襄阳,而襄阳孟海马却至今不提联盟之事,并对此几近遮掩,不知可有此事?”
郭普涛身后跟着的几个人,也都悄悄打量着程毅。
很显然,他们就是“徐宋的善意”。
程毅笑容有点僵硬,但还是平静的说:“盟友一事,自然是你情我愿,提与不提,都不干系买卖。”
一听这话,这些人眼底尽是兴奋。
这么一来,只要能出得起价码,岂不是说他们就能从程毅这里弄来甲?
造甲不简单。
牵扯了太多行业,需要太多的工匠,在没有稳定生产来源的徐宋政权,每一套甲具都弥足珍贵。
当然,倒也不是徐宋政权不想造甲,而是因为甲匠全被元朝集中安置了。
掌握甲匠的,要么是元朝宗王,要么是地方军侯,要么地方重镇。
江汉与淮南一线,是元朝重点防御的地区,根本不可能在这里放下多余甲匠。
所以他们打下来地方之后,抢来的甲匠,都被下边各个红巾头领带走了,要么私藏,要么只充作维修,并没有跟程毅一样,成功集中了资源,并且有意识的编户齐民。
直到现在,徐宋政权还是两个丞相,各自管着一摊子事情。
中枢就是一个吵架的地方,徐寿辉本人虽然也想破局,奈何倪文俊他们不允许,他现在其实更像是个“吉祥物”。
总之,他们虽然挺好奇程毅从哪里弄来甲匠的,但不管如何,程毅这边有甲可以卖,这就够了。
而郭普涛这边提孟海马,就是为了挑拨程毅与孟海马的关系。
他来这里两个目的。
一个是拉拢程毅,就算不能将他带进徐宋政权,但也可以将他充作盟友。
孟海马在沔阳打了陈友谅一顿,这不是简单打人,而是赤裸裸的挑衅徐宋政权的威严,尤其是如今陈友谅的顶头上司丞相倪文俊,那叫一个气啊!
你说你打就打了,你是怎么敢在陈友谅亮明身份之后,继续暴打的?
这不是不给我倪文俊脸吗?
所以徐宋高层都意识到了,孟海马与他们无合并的可能,唯有一战。
那么远交近攻之下,程毅这个被伤害得极深的“大怨种”,就是徐宋最值得拉拢的对象。
此外,隔壁随州明玉珍也跟孟海马的麾下交手了。
毕竟襄阳拿下了,孟海马也需要朝着外边扩张。
徐宋不好打,程毅躲山里,南阳是真盟友,那么唯一能动手的地方,就是随州了。
而随州是明玉珍这个土豪结寨自保的地方。
他已经成功聚拢了十万众,把控随州之地,并且朝着南方的德安府城进攻,只要功成,明玉珍就是德安一霸。
这样一来,徐宋高层就已经盘算好了,只等他们在东面腾出手,就转过头来,利用一圈“盟友”,将孟海马干掉。
至于这个目的,能否达成,说实在的,郭普涛也没底。
因为他摸不清程毅的态度。
果然,如他所料。程毅冷漠的将这件事揭过:“行了,既然是私事,就不要占太多时间了。本帅还得处理军政要务。”
“啊哈哈……”郭普涛干笑一声,然后介绍起身边的人来:“这位是陈友直(陈友谅的亲二哥),乃是倪丞相所遣,此来想要问程帅,购置一批甲兵。
至于价格,只要您有需要,可以直接开口。
不论何物。”
程毅闻言挑了挑眉头说:“确定是来问我买甲的?我这里的甲,可不是什么百战好甲,质量相当一般。”
郭普涛都被噎住了。
真的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哪有这么做生意的?
不过面对程毅这番话,陈友直倒是平静很多:“有价就行,只要价格公道,一切都可以谈。比如,盐、粮。”
程毅打量了两眼陈友直,笑呵呵的说:“倒是一句话,让我起了做买卖的心思。那么,如果可以,我不要盐、粮。我要匠人,不管什么手艺,一套甲,换一户匠。”
“……”
陈友直微微皱眉。
郭普涛也古怪看着程毅:“不知程帅,境内粮草,可充盈?”
“放心,不够,出兵就是。”程毅并不在意的摆了摆手,“若是你能答应,那么这个买卖就能成。若是不成,那就算了。最近我正在跟元狗作战,甲兵还是自足为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