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的肉身与魂灵
文/上官云飞
“距离产生美”这句子,我咀嚼了许久,只觉得它美得虚幻,像一层薄雾,轻轻一吹便散了。我眼里的距离,不过是一种空旷的苦痛,横亘在相爱的肉身之间,成为无法跨越的荒漠。美从何而生?或许只是那无法抵达的怅惘,被我们一厢情愿镀上了金边罢了。
我爱的女子已远赴他城。从此,思念便如影随形,成了体内一处隐秘而持续的伤口。我常常自我慰藉,说期待是幸福的青鸟,命运逼迫我不得不信服这道理。然而当夜幕低垂,独自面对这空荡四壁,却如何也压抑不住心头那日益蔓延的荒凉。我与她之间,只剩了电话线里微弱的气息,网络两端模糊的影像。两座城的距离,被我们踉跄着踩成一条朝圣的窄路,似乎每步踏去,都是对所谓忠贞的刻写,对所谓信誓的见证。
然而我终究无法理解这距离的“美学”,更拒绝深究分离的“意义”。当寂寞如冷雾渗入骨髓,啃噬着每一个晨昏,怨恨便如野草疯长。对于彼此关系的疑虑,总在此时猛烈地反扑回来——那“美”字,不过是一层薄纱,轻轻一撩,底下便是赤裸裸的怀疑与不安。
于是,我便反复地对自己说:我毕竟只是个凡俗之人,甘愿为情爱燃尽所有。为了朝朝暮暮的厮守,我竟不惜动了离家出走的念头,认定这般决绝方显出情意之贵重。我把自己当作薪柴,投入炽热的炉膛,在烈焰中听着自身碎裂的呻吟,竟觉出一种献祭般的满足与痛楚。
我一面沉浸于这种旧式爱情的神秘与克制所营造的虚幻风情里,一面又被等待的焦灼灼伤。我向她诉说,我爱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温度的人,而非某种空洞的信仰。这无休止的分离,如钝刀般切割着我的信心,终于也将那“不要承诺”的矜持箴言彻底推翻。在日记的深处,我写下:“天意弄人,只恨令我们肉身相隔,或许精神方能永远相随?”歌德的话也常在耳边回响:“若要让两人相爱,只需将他们强行分开。”
这分离,究竟是有某种神秘的、催生情愫的力量?还是冥冥中真有天意之手在拨弄我的命运?我为何偏偏钟情于她?除却彼此灵魂深处相互的吸引与牵系,是否这空间上的距离,也成了点燃爱恋不可或缺的薪火?
人,终究是软弱的。人,终究是群居的动物。离别对任何心灵都是一种磨损,何况是相互倾注了深情的恋人?世间万物,若是唾手可得,便再难激起炽热的渴望。距里,竟成了梦乡与现实交汇的奇异之地;距离,成了促使两人彼此确认、彼此拥有的奇妙触媒。它仿佛是为了让相爱之人各自保留一片独立呼吸的天空——除了人之常情,距离,竟也升格为一种值得玩味的美学与哲学命题。
我在无眠的夜里辗转,问自己:是要做那明智的舵手,成为驾驭自身命运的主角?还是以软弱为借口,博取一丝怜悯,最终以沉重的压力扼死这段尚在呼吸的恋情?
人或许唯有亲历过残缺与破碎,才可能真正挣脱尘泥的羁绊,跃向那圆融而温润的澄明境界。
我曾以为,那分离之痛,是命运给予的试炼。然而,真正的考验并非来自空间的分割,而是我们如何在这分割中,仍能辨认并守护住爱情的本真面目。
思念是暗河,在分离的河床下日夜奔涌。起初的每一通电话,每一次视频连接,都像是从干渴的喉中递来的清泉,带着救赎的意味。然而日子久了,这数字的味藉,却渐渐显出一种虚幻的质地。那熟悉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竟像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触手可及却又冰冷遥远。屏幕上的笑容依然明媚,却仿佛被无形的网罩住,无法真正温暖屏幕这端凝视的眼睛。那渴望真实触碰的焦灼,日夜啃噬着心脏。
我不禁怀疑,这通过光纤传递的言语,这由像素点拼凑的笑容,是否正在悄然篡改着爱情那鲜活、温热、带着呼吸的原始模样?我们是否正沉溺于一种精心编织的幻觉,在虚拟的暖意中逐渐忘却了拥抱的真实触感?这疑问如芒刺在背。
这空间上的距离,究竟是爱情的炼金石,还是消蚀剂?它是否在无声无息间,扭曲了我们感知对方的方式?当指尖无法触及,体温无法交融,那经由电流传递的“爱”字,是否已悄然失重,飘渺得如同云烟?我害怕,这长久的暌隔,会使我们最终爱上的,只是自己心中那个被想象不断修饰、被距离镀上金边的幻影,而非远方那个同样在孤独中辗转、有着全部脆弱与缺点的真实的人。
于是,怨恨如藤蔓滋生。怨恨这物理的隔绝,怨恨时间缓慢的流逝,怨恨她不在我触手可及的地方。这怨恨,常化作无端的猜忌与尖锐的质问,像利刃刺向电话那头同样疲惫的心灵。那精心维护的信赖基石,在反复的摩擦中,悄然现出细微的裂痕。
我清楚地看到自己正滑向深渊的边缘——以爱之名,行勒索之实。那离家出走的冲动,那渴求朝夕相守的嘶喊,表面是情浓似火,内里却包裹着令人窒息的占有欲,是试图将对方完全纳入自我版图的暴戾。这哪里是爱?这分明是爱的反面,是爱的绝境。真正的爱,难道不该是希望对方如其所是地存在,哪怕是在我目光无法抵达的远方,也能如树般自由生长?这空间的距离,或许正是天意给予的一道窄门,逼迫我们学习这艰难却无比珍贵的功课:在放手与牵挂之间,找到那微妙的平衡支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李言李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李言李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