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乡司法所的祁同伟,要调去岩台市公安局刑警队了。
临走前,所长王茂英,特地叫他来家里吃饭,算是送行。
王茂英家在乡政府家属院,一排砖木混建的平房,屋里陈设简单,就一张木桌、几把椅子,水电倒齐全
——这是单位分的住处,不用交房租。
刚进门,王茂英就从柜顶上摸出瓶杜康,瓶身都有些旧了道
“同伟,今天咱叔侄俩好好喝两杯,贺你去市里!”说着拧开瓶盖,给祁同伟的搪瓷杯倒得满满当当。
祁同伟赶紧接过来,这两年跟着王茂英跑村调解、办案子,不光学了基层本事,也处出了家人般的情分。
这时里屋传来动静,王茂英的爱人刘丽端着盘炒鸡蛋出来,她四十出头,齐耳短发利利索索,碎花衬衫的袖口挽到小臂,脸上带着灶火烘出的淡红,道
“同伟,先跟你叔喝着,还有个炖菜,马上就好!”
祁同伟之前来过家里吃饭,跟刘丽也熟,忙站起来道
“婶子,够吃了,您快坐!”
王茂英摆摆手道
“让她弄,今天必须得丰盛一点!”
没一会儿,桌上摆了炒鸡蛋、炖豆腐、红烧肉、辣椒炒肉、凉拌黄瓜,还有盘腊肉
——算是稀罕菜了。
三人围坐下来,祁同伟端起杯子敬王茂英夫妇道
“王叔,这两年多亏您带,刘婶,总麻烦您做饭,谢谢两位!”
刘丽笑着碰杯道
“谢啥,你好好干就行!”
王茂英喝了口酒,认真嘱咐道
“去了市里别飘,刑警队活儿重,踏实做事!”
刘丽也跟着劝道
“有空回乡了,还来家里吃婶子做的饭!”饭桌上说说笑笑,气氛热热闹闹的。
晚上,祁同伟躺回司法所宿舍的木板床,望着墙上泛黄的报纸、吱呀响的旧衣柜
——这是他待了两年的地方。
心里又激动又踏实,他想着,总算从乡里头迈出去了,这第一步,没白走!
翌日,天刚蒙蒙亮,祁同伟就起了床。
院里的水龙头透着股凉意,他用冷水抹了把脸,顿时清醒不少,转身回宿舍规整家当
——一床叠得方方正正的旧棉被,一个装着换洗衣物的帆布提包,还有几本翻得卷边的法律书,都仔细捆好,拎到停在院角的摩托车旁,牢牢绑在后座上。
收拾妥当,他先去乡政府食堂。
早上的食堂,飘着稀饭和咸菜的香味,几位相熟的干部正坐在长条凳上吃饭,见他进来,都笑着招呼道
“同伟,这就走了?”
“到了市里可得好好干!”
……
祁同伟端着饭盒,挨着大家坐下,边喝稀饭边聊,说的都是些感谢关照的家常话。
吃过饭,他把摩托车推到前院停好,脚步轻快地往乡政府办公楼走
——得去跟领导告个别。
林书记和俞副书记见他来,都从办公桌后站起来,笑着拍他的肩膀道
“同伟,到了刑警队好好干,别给咱红山乡丢脸!”
“有空常回来看看。”
乡长孙连成更是热情,一把握住他的手,语气恳切道
“祁大学,你是咱乡出去的文化人,脑子活、肯吃苦,到了市里肯定有出息!记住,不管啥时候,红山乡都是你的后盾!”
祁同伟连连点头,把领导的嘱咐记在心里。
下楼时,正好碰见门房的杨大爷在扫院子。
“大爷,我走了!”祁同伟笑着喊了一声。
杨大爷放下扫帚,眯着眼打量他,又瞅了瞅院外的摩托车,忍不住感慨道
“祁大学啊,一路保重啊!”
(当年我刚看见这小子,就知道不是池中之物,早晚得折腾出点动静来!你看你看,这不来了嘛,我说什么来着!)
祁同伟听了,心里暖烘烘的,笑着跟杨大爷挥挥手,跨上摩托车。
“轰隆”一声,摩托车发动起来,顺着乡道往前驶去。
晨雾尚未消散,身后的红山乡渐行渐远,他紧握着车把,心中暗自思忖,决定先回家中与爹娘打个招呼。
摩托车疾驰一个钟头,终到达在祁家村。
祁同伟推着车进院,车轮碾过石板的声响惊动了屋里人
——祁母掀着门帘出来,见是儿子,快步上前帮着卸车上的行李,手上忙活,嘴里已问开道
“娃,咋大早上就回来了?”
“娘,我爹呢?”祁同伟拎着行李往屋走,声音里带着几分轻快。
“你爹去地里忙活了。”祁母跟在后面,目光扫过那几个鼓鼓囊囊的包,眉头微微蹙起,语气添了些担忧道
“你这大包小包的,莫不是工作上出啥岔子了?”
祁同伟抬头撞见母亲眼里的慌神,赶紧笑着摆手道
“娘,是好事!我被调到岩台市了!”
“哎呦歪!”祁母猛地拔高声音,手里的布巾都晃了晃,又气又喜地拍了下他胳膊,
“你这娃,咋不早说!可把我吓着了!不行,我得赶紧告诉你爹去!”说着就要往门外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偷听心声的祁同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偷听心声的祁同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