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斜时,轩辕坐在崖边,一遍遍地练着融合了静修感悟的导引术。他不再刻意追求动作的标准,而是让气息带动肢体,有时快如疾风,有时慢似流云。风过时,松针落在他的肩头,像在为他计数;云飘时,影子在地上忽明忽暗,像是在为他伴舞。他想起部落里那个总爱咳嗽的孩童,若是教他这般动静相济,或许比单用药草更管用;又想起西戎那位因牧马过度而腰膝酸软的老者,若能每日静坐片刻,再配合些导引,或许就不用总吃鹿肾了。
夜色漫上来时,广成子递给他一盏松脂灯。灯光里,老者的影子在石壁上忽大忽小,像极了北狄医士诊脉时变幻的脉象。“回去吧,把这些记下来。”老者的声音里带着些许疲惫,却又藏着欣慰,“医道不止于治病,更在于让人懂得怎么活。”
轩辕捧着松脂灯往回走,灯芯的火苗忽明忽暗,映得他掌心的砭石忽亮忽暗。他忽然想立刻回到岐伯身边,把今日的感悟说给师父听——说那田垄的动静,说那柏叶的脉络,说那导引时如流水般的气。他甚至想好了要在竹简上写下第一句话:“动如行船,需知收帆;静如泊岸,不忘备桨。”
走到洞口时,他回头望了一眼崖边的广成子,老者的身影已经融进了夜色,只剩风中传来一句若有若无的话:“明日,教你观天地之气。”
轩辕握紧了松脂灯,快步走向自己的石屋。灯光在地上拖出的长影,像是一条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的路,路上铺满了东夷的海沙、南蛮的草叶、西戎的兽皮、北狄的冻土,还有此刻崆峒山的松针。他知道,从今夜起,那些散落四方的医道碎片,终于要开始拼凑成一幅完整的画了。
想知道《古人的智慧》中轩辕如何记录这些感悟,又将从天地之气中领悟到什么?且看下集分解。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