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心里一动,快步朝豁勒走去。豁勒见有人过来,停下脚步,脸上带着明显的不耐烦:“有事吗?我这羊群正等着赶去河边喝水呢。”
“我是轩辕,想问问你吃羊心后的感觉。”轩辕温和地说。
豁勒皱着眉,粗声粗气地说:“萨满说我心气虚,让我吃羊心补补。刚开始还行,后来就觉得心里像揣了团火,烧得慌,看什么都不顺眼,刚才还差点打了不听话的小羊。”他说着,又按了按胸口,呼吸有些急促。
轩辕伸手搭在豁勒的腕脉上,只觉得脉象跳得又快又有力,像是奔腾的野马。“你是不是每次都吃很多?”他问道。
“那是自然,”豁勒咧嘴,“好不容易有羊心吃,不多吃点怎么补得回来?每次都能吃小半只呢!”
轩辕恍然大悟,他想起在南岭时,女医说过“草药虽好,过则为毒”。原来动物脏器也是如此,补得太过,反而成了负担。就像草原上的河流,雨水少了会干涸,雨水多了会泛滥,凡事都得有个度。
“豁勒,你不能再吃羊心了,”轩辕严肃地说,“你本就身强力壮,心脉旺盛,再吃这么多羊心,就像往燃得正旺的火里添柴,只会越烧越旺。”他想了想,又道,“你可以多喝些马奶,马奶性凉,能帮你降降这股火气。”
豁勒将信将疑,但见轩辕说得认真,还是点了点头:“行,我听你的,那剩下的羊心……”
“给部落里的老人吧,”轩辕笑道,“他们气血衰弱,正需要补养。”
夕阳西下,将草原染成一片金红。轩辕坐在火塘边,看着萨满将枸杞放进熬着羊骨的陶罐里,心里百感交集。他想起东夷的砭石要“轻浅相济”,南蛮的草药要“配伍得当”,如今西戎的脏器补身,竟也藏着“过犹不及”的道理。这些看似零散的法子,其实都在诉说同一个真理——无论用什么方法治病,都要顺应身体的本性,就像牧民顺应草原的时节,猎人顺应野兽的习性。
“轩辕先生,在想什么呢?”萨满递给他一碗煮好的枸杞羊骨汤。
轩辕接过汤,暖意从喉咙一直流到心里。“我在想,”他轻声说,“这天下的医道,或许就像这草原上的路,看似四通八达,其实都连着同一个源头。”
萨满听不懂他的话,却觉得这话里藏着很深的道理,只是嘿嘿地笑。轩辕喝着汤,目光望向窗外,夜空中的星星已经开始闪烁,像无数双明亮的眼睛。他忽然想起巴图看清狼皮时的激动,想起豁勒烦躁的神情,想起自己一路走来见过的病痛与欢笑。这些画面像珠子一样,被无形的线串了起来,在他心里慢慢沉淀。
他知道,自己对“补”与“泄”的理解,又深了一层。而这,或许就是医道长河里,一朵值得珍藏的浪花。
想知道《古人的智慧》中轩辕北上将遇何诊法?且看下集分解。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