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多金石,属金,肺属金,主气司呼吸,最怕燥邪。”轩辕道,“牧民多食肉食,少蔬菜,且常受风沙袭肺,肺燥则咳。你看那西方的矿石,如石膏,性大寒,能清肺热,正是金地出金性之药。”
青阳补充道:“还有羊毛,西方牧民常用羊毛保暖,羊毛色白属金,性温,能护肺防风寒,这不也是金地养肺之法吗?”
轩辕笑着点头,在西方版图旁写下:“金燥之地,肺易受邪,多发咳喘、外伤,需以润肺、固表为要。”
最后是北方。那里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如水性寒凉。轩辕想起北方部落的老者,多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之症,夜里起夜频繁。当时用鹿茸泡酒饮服,能温肾壮阳,缓解症状。鹿茸取自北方鹿科,性温热,恰能补北方之寒。
“北方属水,肾属水,主藏精,最怕寒邪。”轩辕道,“北方人需藏精御寒,若肾精不足,便易受寒凉所伤。你看那北方的黑芝,生于冻土,色黑,能补肾填精,正是水地出水性之药。”
他想起北方医者说的“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越发觉得地域、五行、五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北方版图旁写下:“水寒之地,肾易亏虚,多发畏寒、腰痛、遗尿,需以温肾、藏精为要。”
五个方位标注完毕,轩辕将五块竹简按东、南、中、西、北的顺序排列,只见“木—肝—东方”“火—心—南方”“土—脾—中央”“金—肺—西方”“水—肾—北方”清晰对应,如五条脉络将人体与大地紧密相连。
“原来如此!”青阳看得入了迷,“各地多发病竟与地域五行、对应脏腑如此契合,难怪先生说治病要知天时地利。”
轩辕望着窗外,晨光已洒满庭院,远处的田埂上,农人正按节气播种。他忽然想起岐伯曾说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此刻才算真正明白其中深意。“人体就是一个小天地,”他对青阳道,“天地有五行,人体有五脏;天地五行失衡则生灾害,人体五脏失衡则生疾病。医者治病,既要知人体五脏之变,更要晓天地五方之异,如此才能对症下药。”
追风似懂非懂地摇了摇尾巴,用鼻尖碰了碰那片标注着东方的竹简。轩辕弯腰摸了摸它的头,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走,青阳,我们再去东方看看。用这个道理去验证那些渔民的病,或许能找到更根本的治法。”
青阳兴奋地应道:“好!我这就去收拾行囊!”
阳光穿过医庐的窗棂,照在那张地域五行图上,朱砂、靛蓝、赭石的颜色在光线下仿佛活了过来,预示着一场新的验证之旅即将开启。而轩辕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出行,更是对“天人合一”医理的又一次深入探索。
想知道轩辕在东方能否用地域五行之理找到更好的治病方法?且看下一章自有分晓。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