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示意他继续。
轩辕又拿起另一株,这株草药的茎很细,开着小小的白色花朵,叶子呈心形。“这是马齿苋,”他说道,“把它捣烂了敷在伤口上,能止血,还能防止伤口变坏。”
他一边说,一边拿起其他的草药,有的能治咳嗽,有的能缓解疲劳,有的则带有毒性,需要经过处理才能使用。对于那些自己认识的草药,他都准确地说出了它们的功效和用法;而对于那些不认识的,他也诚实地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老翁一直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没有太大变化,既不称赞,也不批评。直到轩辕辨认完最后一株草药,他才缓缓开口:“还不错,认识的草药不少,而且说得都还算准确。”
轩辕松了口气,心里稍稍安定了些。
老翁话锋一转:“不过,你可知,医道的关键是什么?”
轩辕沉吟片刻,说道:“晚辈认为,医道的关键是能辨认草药,懂得如何治病。”
老翁摇了摇头:“这只是其一。”他看着轩辕,眼神变得深邃起来,“医道的关键,在于‘仁心’。”
“仁心?”轩辕重复了一遍,有些疑惑地看着老翁。
“没错,”老翁说道,“若没有一颗怜悯众生、想要救人的仁心,就算认得再多草药,医术再高明,也成不了真正的医者。你为了救治族人而不远千里寻找岐伯,这份心是好的,但日后行医治病,切不可忘了这份初心。”
轩辕恍然大悟,他郑重地向老翁行了一礼:“晚辈受教了。老人家的话,晚辈定会铭记在心。”
老翁满意地点了点头:“好,看来你是个可塑之才。”他站起身,说道,“跟我来吧,我带你去一个地方,或许能让你对医道有更深的理解。”
轩辕连忙跟上老翁的脚步,追风也从他肩头跳下来,亦步亦趋地跟在旁边,时不时抬头看看老翁的背影,喉咙里发出轻微的呜呜声,像是在表达它的好奇。
老翁带着轩辕沿着溪边往前走,谷底的路并不平坦,布满了碎石和杂草,但老翁走得很稳,似乎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了如指掌。轩辕一边走,一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他发现这里的草药种类异常丰富,很多都是他只在传说中听过,或者在《草木经》的描述中见过的。
走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山洞,洞口被茂密的藤蔓遮掩着,若不仔细看,很难发现。老翁拨开藤蔓,对轩辕说道:“进去吧。”
轩辕有些犹豫,但看着老翁鼓励的眼神,还是咬了咬牙,弯腰走进了山洞。山洞不深,但里面却别有洞天。洞壁上挂着一些风干的草药,散发着浓郁的药香。角落里堆着一些竹简,上面似乎刻着什么字。而最让轩辕惊讶的是,山洞的正中央,放着一张石桌,石桌上摆放着一些打磨得很光滑的石器,看起来像是用来捣药和碾药的工具。
“这里是老夫平日里休息和研究草药的地方。”老翁走进来说道,“你看这些竹简。”
轩辕走到角落,拿起一卷竹简,借着从洞口透进来的天光仔细看去,上面用古朴的文字刻着一些草药的名称、形态和功效,还有一些治病的方剂,很多内容都比他之前学到的更加详细和深奥。
“这些都是……”轩辕震惊地看着老翁。
“这些是老夫多年来行医的记录和心得。”老翁说道,“你既然立志学医,这些东西或许对你有用。”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岐伯常去终南山深处的一座药庐,你从这里出去后,一直往西北方向走,穿过一片密林,就能看到终南山了。”
轩辕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捧着手中的竹简,感觉沉甸甸的,这不仅仅是竹简的重量,更是知识的重量。他再次向老翁深深一拜:“多谢老人家指点!晚辈无以为报……”
老翁摆了摆手:“不必言谢,只希望你将来能学有所成,救治更多的人。”他看着轩辕,眼中充满了期许,“去吧,前路还长,多加小心。”
轩辕点了点头,将竹简小心地收好,又向老翁行了一礼,才带着追风转身离开了山洞。当他走出山洞,回头望去时,只见老翁正站在洞口,向他挥手道别,阳光洒在老翁的白发上,仿佛给他镀上了一层圣洁的光辉。
轩辕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动力,他握紧了手中的竹简,又摸了摸怀里那张从之前山洞里带出来的石刻草图,眼神坚定。终南山就在前方,岐伯也就在前方,他的求医之路,还在继续。
想知道轩辕在前往终南山的路上还会遇到什么困难?他能否顺利找到岐伯的药庐?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
喜欢古人的智慧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古人的智慧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