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卫领命而去,王磊再次望向北方的舆图。他知道,平定额尔敦叛乱,只是蒙古抚绥的第一步。接下来,他还要通过盟会、互市、生产支持等方式,让更多蒙古部落感受到归附的好处,真正实现“民族共融、边境长治久安”。而这一切,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用诚意与实力,赢得蒙古部落的信任与支持。
第二节:盟会定规安诸部,王磊施策固边疆
查干草原的叛乱平定半月后,乌兰其其格按照王磊的指令,在科尔沁部落的核心驻地“罕山”筹备盟会。此时的罕山,已褪去战乱的阴霾,草原上搭起了数十顶洁白的蒙古包,归附的科尔沁、喀尔喀、巴林等八个蒙古部落的首领,陆续带着亲信赶来。
乌兰其其格站在最大的蒙古包前,看着各部落首领到来,心中既有期待,又有忐忑——此次盟会,不仅要总结平叛之事,更要定下“互市通商、共同防御”的盟约,这关系到蒙古部落与朝廷未来的关系,容不得半点差错。
“乌兰其其格大人,国公爷派来的使者到了!”手下的士兵高声喊道。
乌兰其其格转身,看到王磊派来的使者——正是此前协助祖大寿处理女真部落事务的李福,他身后跟着数十名士兵,押送着数十车粮食、农具与布匹。
“李福大人,辛苦你了!”乌兰其其格上前见礼。
李福笑着回礼:“乌兰其其格大人客气了!国公爷特意嘱咐,盟会所需的物资,务必按时送到,绝不能让各部落首领觉得朝廷没有诚意。这些是五千石粮食、两千套农具、一千匹布,都是国公爷亲自挑选的,粮食颗粒饱满,农具锋利耐用,布匹花色鲜亮。”
乌兰其其格看着车上的物资,心中安定了不少:“有了这些物资,盟会定能顺利举行。国公爷还有其他吩咐吗?”
“国公爷说,盟会的核心是‘平等互利、共保太平’。”李福压低声音,将王磊的密令告知乌兰其其格,“对于各部落首领,要多听他们的诉求,只要不违背‘共融、安境’的原则,都可以商量;对于盟约的条款,要让各首领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后再签署,不能强行施压;另外,要着重强调‘共同防御’——若北方的林丹汗部或其他势力来犯,朝廷会与各部落联手抵御,部落若遇困难,朝廷也会全力相助。”
乌兰其其格点头:“请李福大人放心,我一定按国公爷的吩咐,办好此次盟会。”
次日清晨,盟会在罕山脚下的草原上举行。八个部落的首领围坐在铺着羊毛毡的地上,中间摆放着王磊送来的物资,阳光洒在草原上,温暖而明亮。
乌兰其其格站起身,对着各部落首领高声说道:“各位首领,今日召集大家在此盟会,一是为了总结查干草原平叛之事,二是为了定下咱们蒙古部落与朝廷未来相处的规矩。额尔敦叛乱,虽给咱们带来了损失,但也让咱们看清了——只有与朝廷同心同德,才能保住草原的安宁,让部落百姓过上好日子。”
她顿了顿,指着身边的物资:“这些粮食、农具与布匹,都是国公爷特意送来的,是朝廷对咱们的心意。国公爷说了,只要咱们各部落安分守己、互相扶持,朝廷会每年都给咱们提供生产支持,帮助咱们发展农耕与畜牧,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各部落首领看着眼前的物资,脸上露出动容之色。喀尔喀部落的首领帖木儿站起身,高声说道:“乌兰其其格大人说得对!额尔敦叛乱时,我的部落也受到了波及,是朝廷的军队及时平叛,才没让咱们遭受更大的损失。我喀尔喀部愿意听从国公爷的安排,遵守盟约!”
巴林部落的首领苏赫巴鲁也附和道:“我巴林部归附后,朝廷给了咱们不少农具,今年的牧草长得比往年好,牛羊也多了不少。只要能让部落安稳,我愿意签署盟约!”
见大部分首领都表了态,乌兰其其格心中松了一口气。她拿出早已拟定好的盟约草案,念道:“此次盟约,主要有三条:第一,互市通商——朝廷在罕山、镇北关两处设立互市市场,每月初一至初十开放,各部落可将皮毛、牛羊等特产,换取粮食、布匹、农具等物资,互市由朝廷与各部落共同管理,严禁强买强卖;第二,共同防御——朝廷与各部落组成‘联防军’,各部落按规模出兵,朝廷提供军械支持,若遇外敌入侵,联防军共同抵御,战后战利品按出兵比例分配;第三,生产互助——朝廷派农技人员教授农耕技术,各部落互相分享畜牧经验,遇灾荒时,朝廷与各部落互相接济,共渡难关。”
盟约草案念完后,草原上陷入短暂的沉默。科尔沁部落的新首领巴图站起身,犹豫着说:“乌兰其其格大人,盟约的条款很好,只是‘联防军’的出兵数量,该如何定?咱们部落规模小,若出兵太多,会影响部落的生产。”
乌兰其其格早有准备,笑着说:“巴图首领放心,国公爷考虑到了这一点。联防军的出兵数量,按部落的成年男子数量定——每百名成年男子,出兵五人,且只在战时征召,平时仍在部落生产;军械由朝廷统一提供,不用部落承担;若部落遇重大生产事宜,可向朝廷申请暂缓出兵,朝廷会派其他部落或明军顶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回到明末做皇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回到明末做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