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的天蓝得透亮,像被水洗过似的,连一丝云都没有。白沙洲宅基地的红砖外墙刚抹完灰,浅灰色的墙面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墙角的狗尾草长得正好,顺着墙根探出头,给规整的宅基地添了点野趣。罗明一早骑着自行车赶来,车筐里放着个帆布包,最上面露着个小铁件——是他前几天从工地五金库特意找的门窗限位器,黄铜色的外壳,带着点工业风的扎实,手里还攥着张揉得发软的纸条,上面记着父亲上次念叨的“窗户别太开,风大怕撞着”。
“罗经理,您这又是带的啥新鲜玩意儿?”安装师傅老吴正蹲在地上擦松木窗框,手里的砂纸把框边磨得光滑,“这窗框我都按您说的,留了 1.2米宽,够老人轮椅进出了,还需要啥?”
罗明从帆布包里掏出限位器,递到老吴手里:“这是门窗限位器,装在窗户上,能把开合度固定在 30公分。”他蹲下来,指着老人房的窗台,“我爸上次在老家,窗户被风吹得猛地关上,差点撞着他的胳膊,现在装这个,风再大也不怕——既能通风,又不会让窗户晃得厉害。”他说着就把限位器往窗框上比了比,“就装在合页旁边,螺丝拧紧点,跟工地的设备固定一样,别松了。”
老吴捏着限位器,翻来覆去看了看:“这玩意儿我只在城里写字楼见过,农房哪用这么细的东西?您这比给别墅装门窗还上心。”嘴上说着,手里却已经找来了螺丝刀,在窗框上画了个小圈,“我先钻两个孔,您看位置对不对。”
罗明凑过去,用卷尺量了量:“再往上挪 10公分,别太低,我爸坐着轮椅伸手能摸着,要是想调松紧,自己也方便。”他又想起中医大刘医生说的“老人动作慢,开关要顺手”,补充道,“限位器的扳手弄个圆头的,别留棱角,他手糙,别刮着。”
老吴照做了,钻完孔就开始拧螺丝,罗明在旁边盯着,每拧一圈都伸手晃一晃:“再紧半圈,跟工地固定设备的螺栓一样,得实打实地拧到位。”等装完,他特意把窗户推开——刚好停在 30公分的位置,风一吹,只轻轻晃了晃,不会再猛地开合。他又伸手摸了摸玻璃,是之前选的磨砂款,透光却不刺眼,“玻璃缝里的橡胶密封条得贴满,我用纸条试试漏不漏风。”说着就从兜里掏出张窄纸条,塞在玻璃和窗框的缝隙里,拉了拉——纸条纹丝不动,“这样才对,冬天冷风不会钻进来,我爸的老寒腿就少遭点罪。”
老吴笑着说:“您这细致劲儿,我跟您干这趟活,比在工地学的还多。上次给村西头老李家装门窗,他只说‘能关严就行’,哪像您,连密封条的松紧都要试。”罗明没接话,只是想起小时候父亲给老家装窗户的场景——父亲也是这样,用纸条试漏风,用锤子敲窗框,说“窗户是家的眼,得严实,不然日子漏风”,现在他也算接了父亲的心思,只是这次,是为了给父亲遮风挡雨。
中午日头升得高了,罗明跟着张建军核对剩余材料。红砖堆在墙角,还剩 200多块,水泥袋码得整整齐齐,剩两袋。“这些砖留着吧,”罗明指着红砖,“以后小菜地的栅栏要是松了,能用来垒个小墩;水泥也留着,夏天要是地面裂了缝,能补一补。”他又想起母亲说的“想在院子里搭个小花架”,补充道,“说不定还能用来给花架打个基础,我妈爱种月季,得搭个结实的架子。”
张建军掏出个小本子记下来,笑着说:“您这心思比工地的材料员还细,工地上剩点边角料您都想着再利用,家里的砖和水泥更是舍不得浪费。”罗明笑了笑,从帆布包里掏出个苹果,递给张建军:“我妈昨天让王叔捎来的,三镇产的,甜得很,你尝尝。”
下午罗明得回工地,39号楼正在内装,卫生间的窗户刚到货。他骑着自行车往工地赶,车筐里的限位器还剩两个——是他特意多拿的,想着工地卫生间窗户也得装,工人洗澡时风大,窗户晃得厉害容易着凉。
到工地时,工人正往卫生间搬窗户。罗明把限位器递给施工员小李:“把这装在卫生间窗户上,固定在 30公分宽,工人洗澡时风大,别让窗户撞着人。”小李接过限位器,愣了愣:“罗经理,您这连工地的窗户都按家里的标准来?”“都是过日子,工地的工人也得舒心,”罗明拍了拍他的肩膀,“跟装我家窗户一样,螺丝拧紧,密封条贴满,别漏风。”
傍晚赶回宅基地时,门窗已经装得差不多了。老吴正站在门口调试木门,手里的扳手拧着合页:“罗经理,您试试,门我留了 1.2米宽,轮椅进出没问题,锁也按您说的,装了个球形锁,老人握着手不费劲。”
罗明走过去,推开木门——“咔嗒”一声,锁舌顺畅地弹进锁扣,门的缝隙均匀,没有晃动感。他又走到老人房,推开装了限位器的窗户,风从 30公分的缝隙里吹进来,带着点野蔷薇的香,却不会让窗户晃得厉害。张建军从兜里掏出串钥匙,递到他手里:“罗经理,门窗钥匙,黄铜的,结实,您拿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1994从批墙开始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