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穿过庄园的檐角,吹动了祠堂前那盏将熄的灯。香炉里的灰还带着余温,李毅蹲下身,手指探入炉底三尺处的暗格。砖石松动,一道向下的阶梯显露出来。
他回头看了眼身后两名锦衣卫,点头示意。三人顺着阶梯滑下,通道狭窄,仅容一人通行。墙壁潮湿,脚踩上去没有声音。前方有微弱的光透出,夹杂着低语。
外面传来喊杀声。禁军开始强攻前门,火把照亮了院墙。守军纷纷调往正面,地宫入口的守备空虚。这是李瑶算准的时间——敌方注意力被牵制的第七个呼吸。
李毅贴在转角,看见两名持刀护卫站在密室门前。他从腰间取下一把短刃,手腕一翻,刀柄朝前。另一人递来一块布巾,裹住刀身,防止反光。
他等了三息。等到外面一声巨响炸开,守卫微微侧头的一瞬,猛然冲出。第一刀割断咽喉,第二步已逼近第二人。对方举刀格挡,却被他压住手臂,膝盖顶上胸口。人倒地时,匕首已插进心口。
密室内传出铁链拖地的声音。李毅一脚踹开门。烛光摇晃,一名披黑袍的男人坐在石椅上,手按在桌边一个青铜匣上,指尖正要拉动机关。
“再动一下,”李毅站在门口,“里面的火药会先炸死你。”
那人缓缓抬头。面容枯瘦,眼神却亮得惊人。他的左手戴着一枚玉镯,与玄清宫之战中首领所戴的样式一致。
“你是谢玄。”李毅走进来,两名手下封住出口。
谢玄没答话。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慢慢将玉镯摘下,放在桌上。金属碰撞声很轻。
“你们已经晚了。”他说,“七日后子时,十二柱齐鸣,地脉自启。这不是我能阻止的事。”
李毅走到桌前,拿起玉镯翻看。内圈刻着细小的纹路,与工部图纸上的频率标记吻合。他收起镯子,对身后下令:“带出去,锁链加双扣,嘴不许堵。”
四名卫士抬着担架进来。李毅指着墙上一处凹槽:“那里有引信,通向地下三层。去三个人,切断所有连接线。”
他自己留在密室,盯着谢玄被押走。最后一眼,那人嘴角似乎动了一下。
外头的打斗声渐渐平息。禁军控制了主院,俘虏被集中关押。李毅带人搜查地宫,找到三间藏书室,堆满旧朝卷宗和江湖门派名录。他在一本残册里发现一张地图,上面标着十一处据点位置,每处都对应一根祭坛柱。
他派人将地图和玉镯送往中枢,自己返回密室。谢玄已被带到刑房,双手反绑,坐在木凳上。屋内没有刑具,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
李毅坐下,拿出一份文书摊开。
“你在流放地有个儿子,叫谢明远。三年前染疫,是你妻子背着药箱走了八十里山路,请官医救回来的。用药记录还在青州府档里存着。”
谢玄闭着眼,不动。
“你女儿去年考入女子学堂,成绩排在前十。她写过一篇策论,题目是《新法利弊辨》,被礼部评为优等,登在学报上。你看过吗?”
谢玄的眼皮颤了一下。
“你说我们逆天而行。可你妻儿活到现在,是因为新政。”李毅把文书推过去,“他们能读书、看病、种新粮,不是靠旧朝施舍,是靠现在这世道。”
谢玄终于睁开眼:“世道变了,人心就该跟着变?我效忠的是大雍正统,不是哪个皇帝。”
“那你流放十年,为什么不死?”李毅问。
谢玄沉默。
“你活着,是因为知道家里有人等着。你也盼着她们过得好。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承认,这个朝廷比以前强?”
“强?”谢玄冷笑,“你们拆祖庙,废科举,让女人上街议事,这是强?这是乱!”
“百姓吃饱了饭,孩子能上学,村子不再饿死人。这才是秩序。”李毅站起身,“你说复辟正统,可你真想回那个皇帝昏聩、宦官当道的朝堂?”
谢玄咬紧牙关。
李毅转身走向门口:“明天早上,我会把你的供词呈给陛下。如果你不说,我就写‘谢玄至死不言’。但你妻女的名字,也会一起列上去,作为同谋家属处理。”
“你敢!”谢玄猛地抬头。
“我不需要吓你。”李毅回头,“我要的是实情。你说,或者不说,结果不一样。”
谢玄喘着气,额头冒出汗珠。
“主祭台不在玄清宫井底。”他终于开口,“那是诱饵。真正的阵眼在太庙地基下,连着龙脉主干。第七柱靠玉镯启动,其余十一处同步震动,才能打开封印。”
李毅坐回椅子:“据点分布。”
谢玄闭上眼:“青州云雾观、北陵破庙、西州铁匠铺……一共十一处,我都记下了。联络用的是《千字文》暗码,每隔三天换一组密钥。下一次接头是五日后午时,在南渡口货栈。”
“总攻时间?”
“七日后子时。他们会同时引爆各处机关,扰乱都城地气,让城墙塌陷一段。然后趁乱冲进皇宫,宣称‘天命归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