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深深一揖,退出门外。
东阁重归寂静。李震立于窗畔,望着南方天际。云层低垂,尚未放晴,但他知道,那一端已有松动。
数日后朝会,礼部尚书奏请加快江南院建设进度,提议调拨国库银两。
李震摇头。
“钱可以缓拨,地可以缓定。”他环视殿中诸臣,“但本月初七,经义辩坛必须如期举行。场地设在洛阳太学旧址,朕要亲自主持开场。”
有人低声议论:“顾元章尚未应允,何须如此大张旗鼓?”
李震只答一句:“尊师之道,不在其来不来,而在我们是否真心以待。”
话音落下,满殿无声。
当晚,李瑶送来一份名单,是首批受邀参与辩坛的学者名录。她将纸放在案上,欲言又止。
“你想问顾元章的事?”李震看着她。
“父亲真的相信他会来?”
“我不知。”李震拿起那份名单,目光扫过一个个名字,“但我知,若我们等他先低头,这院永远开不了。破局之人,只能是我们自己。”
李瑶沉默片刻,轻声道:“那如果他最后还是不来?”
“那就等下一个七日。”李震将名单放回,“只要我们还在诚心问道,总有人愿意踏出第一步。”
她点头,正要退出,却被叫住。
“瑶儿。”
“在。”
“明日你亲自去工坊一趟,挑一块最好的松烟墨,再选一方端溪老坑石砚。包装不必华丽,但质地要精。”
“是要再送一次礼?”
“不是礼。”李震摇头,“是信。告诉所有人,江南院不招奴仆,只迎先生。”
李瑶领命而去。
三日后,洛阳南市传出消息:吴县书院副山长陈明远已秘密抵达城外别院,携两名弟子同行,言称“赴学术之约”。
又两日,嘉兴陆氏家主遣人来问,是否可派族中青年才俊列席旁听经义辩坛。
赵德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往行宫。
李震正在练字,纸上反复写着两个字:**师道**。
听见通报,他头也不抬:“让他们登记姓名,安排席位。不限人数,只限诚意。”
赵德躬身应是,却未立即退下。
“还有事?”李震问。
“顾家那边……又有动静。”赵德声音压低,“昨夜,他府中管家亲自去了城北书肆,订了全套《实用算术辑要》初稿,还问有没有配套讲义。”
李震笔尖一顿,墨滴落在纸上,晕开一小团。
他盯着那团墨迹看了一会儿,忽然笑了。
“看来,”他提笔继续写,“七日之期,快到了。”
喜欢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