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瑶指尖在玉简上轻点,光纹如水流转。她未抬头,只将手中简报递向案前:“槐阳县第三批迁入者已登记完毕,共四百一十七户,职业填报铁匠、织工、木作各占三成,其中一百二十三人携带千机坊标记器具。”
李震坐在案后,正翻阅一卷工造司呈报的图纸。他闻言停下,目光从纸面抬起,落在玉简投影上那串不断跳动的数字。
“标记是原版还是仿刻?”
“刻痕深度与千机坊标准差零点三毫,材质为普通铁片,非备案合金。”李瑶声音平稳,“已比对库存记录,近期无外发许可。这批器械,是偷出来的。”
李震合上图纸,起身走到殿中悬挂的九州地形图前。图上用朱笔圈出三州十二县,每处都标有不同符号,代表适配技术类型。
“先不追。”他说,“让他们用。用得越多,漏洞越明显。”
李瑶点头,手指一划,将槐阳县从优先投放名单中移出,转为观察序列。她另调出一组数据:“青州两县已完成适配评估,曲辕犁、脚踏纺车、蒸汽抽水机可立即投放。中州三县需调整水渠布局,七日内可跟进。北陵地形复杂,建议暂缓机械推广,先试人力改良工具。”
“就按这个顺序。”李震回身,“召千机坊主事,三日内完成首批量产。农具优先,纺车次之,抽水机限五十台,专供旱情严重村落。”
李瑶应声记录。玉简光华微闪,指令已同步至各地工坊。
李骁这时走进殿来,甲胄未卸,肩头还沾着路上尘土。他抱拳行礼:“辎重队已整备完毕,可随时出发。第一批器械由我亲自押送青州。”
“不必你去。”李震摇头,“调三队老兵,配识图文书吏两名。每批器械附使用图解,安装由千机坊派匠人随行指导。记住,不是发下去就完事,是要教会他们怎么用。”
“是。”李骁顿了顿,“有乡老传话,说‘机关乱天工,动摇地脉’,恐遭天罚。已有两个村拒收犁具。”
“那就让他们看看天罚在哪。”李震语气不变,“苏婉何时到青州?”
“昨夜已入城。”李瑶接道,“今日上午将在两县交界处举办联合宣讲,医馆带净水器,学堂派学生讲解,工坊现场演示磨坊蒸汽机运转。”
李震颔首:“去个人,拍下全程。做成影录简,发往各试点县播放。”
李骁领命退下。殿内一时安静,只剩玉简光纹流转的细微声响。
赵德这时从侧廊走来,手中捧着一卷新拟法令。他将简放在案上:“这是《工器使用令》初稿,规范器械登记、维修、回收流程。另设‘技术教习员’职位,由地方推荐,工造司考核任命。”
“加一条。”李震翻开简文,“凡官府出借器械,试行三月。收成增产者,农户付成例两成;若无提升或损坏,由教习员承担责任,器械全数收回,不得追偿。”
赵德略一迟疑:“若有人故意毁器骗补呢?”
“那就查。”李瑶开口,“每台器械内置编号,使用轨迹全程录入数据司。异常操作自动预警,比如连续空转、非耕作时段运转、拆解记录等。”
赵德看着玉简上跳动的参数,终是点头:“老臣这就补入法令。”
法令定下,推广加速。三日后,青州宣讲如期举行。
苏婉立于临时搭起的台前,身后摆着净水器、蒸汽机模型与改良织机。台下站满村民,男女老少挤在一处,目光落在那些从未见过的器械上,有好奇,也有戒备。
一名白发老农拄着拐杖上前:“姑娘,这些铁疙瘩真能干活?我家那头牛耕一天才两亩,莫不是还要喂油?”
苏婉微笑:“不用油,用火与水。”她示意身旁女学生启动净水器,浑浊泥水倒入,片刻后清流汩汩而出。围观者一片惊呼。
“这水能喝?”老农颤声问。
“不仅能喝,还能煮饭。”苏婉取碗接水,当场饮下一口,“您若不信,可带家人来试用三个月。坏了算我们的,有用,您再决定留不留。”
人群骚动起来。有人犹豫,有人跃跃欲试。
另一侧,蒸汽机带动石磨飞转,半刻钟磨完一斗麦。围观农人瞪大眼睛,连称神物。
宣讲结束,当日便有八村签署试用协议。官府登记造册,器械装车,由教习员带队入村。
消息传回洛阳,李瑶立即调取反馈数据。青州两县器械启用率百分之九十二,首日使用时长平均两个时辰,无一损坏。
“比预估快了三天。”她低声说。
李震正在批阅第二批运输清单。他抬头:“北陵那边呢?”
“仍有抵触。”李瑶调出地图,“三县共派十八名教习员,七人被拒入村,五人遭围堵质问。有乡老焚毁图解,称‘机巧惑民,败坏风俗’。”
“不奇怪。”李震放下笔,“那边世家盘踞多年,靠佃农供奉过活。犁快了,田多耕了,谁还给他们交租?”
他沉吟片刻:“让李毅查查,这些带头反对的,家里有没有藏着旧式铁犁?是不是自家田用着新工具,却拦着别人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