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道彭君这里,竟然能在一个开国皇帝面前充作前辈高人,如此行径,实乃罕有!想来他心中定然颇为自得,毕竟这般装腔作势,也算是满足了他那独特的恶趣味。
待彭君稍稍整理一下思绪,便决心不可在常遇春面前失了自己前辈高人的风度。
时光荏苒,转瞬间第二日已然降临。彭君方才用罢小二送来的饭菜,正欲稍作歇息,忽闻楼下大街上传来一阵马蹄声响。他定睛观瞧,只见一匹高头大马疾驰而来,马背上端坐一人,正是常遇春。
常遇春驱马至彭君楼下,翻身下马,几步便来到彭君面前,拱手施礼道:“彭公子,常遇春特来奉朱大哥之命,接公子前往。”
彭君见状,微微一笑,缓声道:“哦?你这大哥倒是个急性子,如此短时间,便已等不及了?”
常遇春闻言,面露赧色,赶忙解释道:“彭公子莫怪,实因朱大哥心切,欲早日将那元蒙鞑子驱逐出境,故而略有急躁。”
彭君闻听此言,哈哈一笑,道:“哈哈,你朱大哥的心情,我自然是理解的。既是如此,那我们这便启程吧。”说罢,他起身整了整衣衫,与常遇春一同下楼,登上那软轿,向着目的地行去。
彭君坐上常遇春带来的软轿,晃晃悠悠的来到了官。刚下轿子就被等候多时朱元璋迎到了会客厅,常遇春接过丫鬟手里的茶水,给彭君等人各自倒好,走出客厅在吩咐几句,关上大门才再次来到了桌前。
待常遇春坐好,朱元璋指着他旁边的儒衣大汉道:“彭先生,这位便是朱某的幕僚兼后勤主管李善长、李百室。百室这位彭先生便是那位赫赫有名的彭君彭天人。”
彭君看着面前这位儒雅的汉子,前期作为朱元璋的幕僚长,出谋划策,后在朱元璋称帝后更是官至右丞相,最后因涉及胡惟庸案落得个身死家灭,可悲可叹。
李善长立即起身双作揖手道:“李百室见过彭天人,天人风姿绰约,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
彭君微微点头回礼:“我叫你老李吧,老李坐吧,不用如此客气。”
朱元璋颇为急切的问道:“彭先生,你昨晚所说的考校是?”
彭君笑道:“老朱你倒是急切,我也不拐弯抹角了。那便是选择一地作为你们发展的大本营,你选择何处?”
朱元璋三人对视一笑,开口道:“昨晚我们便猜测到先生有如此一问,便和百室,伯仁一起商讨,一致决定集庆最是符合先生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彭君倒是不奇怪他们能猜出自己的问题,开口道:“说说你们为何选择此地?”
朱元璋开口道:“集庆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还有集庆经济发达,资源丰富。还有集庆东西南北皆有义军反战,位于中心的我们,前期可以少受到元庭的关注。”
彭君装作不知说道:“其他方位的义军我倒是知晓,这东面是哪路义军?”
朱元璋从容不迫的道:“我们东面位于台州以张士诚为首的私盐贩子,可不会放弃这次能自理的机会,他们迟早会反。”
彭君道:“,算你说的有道理,那你们位于中央,你如何确定你们不四处受敌?”
朱元璋转头微微示意李善长,李善长立马会意道:“西方与南方的义军势力已成势,他们不光要面对元庭的压力离我们路途也远,自是不会冒险打我们;北面的义军位于中原腹地,他们能保证在元庭的围剿下不被消灭算是厉害的,又哪有余力你来招惹我们;至于张士诚那帮私盐贩子,虽与我们接壤,但他们要能先在元庭的围剿下活下来,才有资格做我们的对手。”
朱元璋道:“彭先生对我们的回答可还满意?”
彭君道:“算是你们过关了,我这就拿出我的礼物。”随后彭君从空间拿出白糖、细盐、玉米、土豆、红薯以及水泥还有一个布包包裹的东西。
彭君划开白糖和细盐,抬手示意:“你们尝尝看?”
三人立即好奇的围过来,分别在两个袋子里尝了一遍,眼睛立马亮了起来,朱元璋道:“先生这是上等糖霜和食盐?”
彭君道:“我如果把这两样东西的制作方法告诉你们,你们的财路是不是无忧了。”
彭君未等他们回答,在一直点出,把几样作物的种植方法及产量映在了他们脑海,彭君再次开口道:“有如此良种,你们大本营的士兵及百姓粮食是不是无忧了?”
常遇春泪流满面道:“公子,你刚刚放在我们脑海里的东西可是真的?”朱元璋和李善长也是满眼泪水看着彭君。
彭君道:“我们没有化肥以及农药作为保证,但是产量也能达到你们这亩产的三到五倍。”
这三人听到彭君的回答后,立马跪下向彭君磕头:“多谢仙长怜悯世人,赐下如此仙粮。”
彭君运用真气扶起三人,开口道:“还是和以往一样,叫我先生或者公子即可。”却遭到了三人的拒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农场修仙,从倚天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在农场修仙,从倚天开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