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市的夜晚,灯火璀璨,车流如织,勾勒出现代化都市的繁华轮廓。然而,在这片流光溢彩之下,某些角落却弥漫着与这繁华格格不入的焦虑和不安。市发改委主任宋建国的家,位于一个闹中取静的高档小区,此刻,书房里的灯光虽然明亮,却丝毫驱不散主人心头的阴霾。
宋建国五十出头年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但眼角的皱纹和眉宇间化不开的愁绪,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了许多。他穿着家居服,却毫无居家应有的松弛感,背着手在铺着厚厚地毯的书房里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困在方寸之间的困兽。书桌上,摊开着几分文件,但他一个字也看不进去。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蒂,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烟草味。
他的妻子轻手轻脚地推门进来,端着一杯热茶,脸上写满了担忧:“老宋,别抽了,喝点水,早点休息吧。事情总会有办法的。”
“办法?有什么办法?!”宋建国猛地停下脚步,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侯亮平像条疯狗一样盯着我不放!他这是要把我往死里整!休息?我睡得着吗我!”
妻子叹了口气,把茶杯放在桌上,不敢再多言,默默退了出去。她知道,丈夫正处在职业生涯乃至人生中最危险的关口。
宋建国的烦恼,源于他在担任市发改委副主任期间,经手审批的一个政府补贴项目。那个项目隶属于一家与已倒台的前省委书记赵立春之子赵瑞龙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企业。当时,在上级领导和各方关系的压力下,项目审批流程确实存在一些“特事特办”的瑕疵,某些标准放宽了,一些环节简化了。宋建国当时并非没有疑虑,但在那个大环境下,他一个副职,又能如何?他甚至还隐约记得,当时似乎得到过某位更高级别领导(他怀疑是已经退休的赵立春,但无实据)的某种默许或暗示。
如今,时过境迁,赵立春倒台,赵瑞龙潜逃,那个项目也因为经营不善和涉嫌骗补而被调查。主办此案的反贪局局长侯亮平,敏锐地抓住了当年审批环节的问题,将调查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宋建国。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宋建国个人存在严重的贪腐问题,但“违规审批”、“失职渎职”的帽子扣下来,也足以让他身败名裂,甚至锒铛入狱。
更让宋建国感到恐惧的是,他深知自己只是冰山一角。当年那个项目牵扯的人很多,位置比他高的大有人在。侯亮平查他,真正的目的,恐怕是想以他为突破口,撕开更大的口子,牵扯出背后更庞大的关系网,甚至直指现任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高育良。毕竟,高育良在赵立春时代也是位高权重,与很多旧事脱不开干系。
他现在就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侯亮平那边紧追不舍,而曾经那些或许能帮他说上话的“老关系”,如今个个避之唯恐不及,生怕引火烧身。他去找过高育良一次,高育良态度温和,但言语谨慎,只是让他“相信组织,稳住心神,配合调查”,并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承诺。这种不咸不淡的安慰,反而让他更加不安。
“难道我就成了弃子?”这个念头像毒蛇一样啃噬着他的心。他后悔,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更坚持原则,后悔卷入了那是非漩涡。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就在宋建国陷入绝望,几乎能看到政治生涯乃至人身自由都将终结的黑暗前景时,书桌上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他烦躁地拿起来一看,来电显示是一个他存储了却几乎从未直接拨打过的号码——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
宋建国的心猛地一跳。祁同伟?他怎么会在这个时间点给自己打电话?他和祁同伟虽然同属汉东官场,但分属不同系统,交集不多。祁同伟是高育良的得意门生,是汉东如今实力派人物中的少壮派,风头正劲。而自己现在是个“瘟神”,别人躲都来不及,祁同伟主动联系,是福是祸?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按下了接听键,努力让声音听起来正常一些:“喂,祁厅长?您好您好!”
电话那头传来祁同伟沉稳而略带磁性的声音,听起来十分平和,甚至带着一丝关切:“建国主任,没打扰你休息吧?”
“没有没有,祁厅长您太客气了,我还没睡。”宋建国连忙说道,心里却在快速盘算着对方的来意。
“哦,没睡就好。我刚好在你们小区附近办点事,路过。想起你住这儿,有些日子没见了,方便的话,上去坐坐,聊几句?”祁同伟的语气自然得像是老朋友串门。
宋建国的心脏再次剧烈跳动起来。路过?这么晚了,一个省公安厅厅长“路过”他家小区?这显然是精心选择的时机和方式。他不敢怠慢,立刻应道:“方便!当然方便!祁厅长您能来,蓬荜生辉啊!我这就到门口接您!”
“不用不用,你告诉我楼栋和单元就好,我自己上去,别兴师动众的。”祁同伟阻止了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宦海狂澜:祁同伟再胜天半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宦海狂澜:祁同伟再胜天半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