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州府衙的正堂内,芝麻李被铁链锁在柱上,脸色死灰。堂下,朱元璋的旧部们站得笔直,虽衣衫褴褛、伤痕累累,眼里却燃着久违的光。朱重八已换下僧衣,穿上了一身洗得发白的义军号服,腰间别着柄短刀——那是朱元璋从前用过的,此刻握在他手里,竟有了几分凛然之气。
“陛下,芝麻李私吞官仓粮草三万石,纵容亲兵劫掠百姓,手上沾了十七条人命,桩桩件件,都有百姓指认。”陈武将一叠供词递到赵昺案前,声音铿锵,“他的余党,已被我们控制在东城门内,只等陛下发落。”
赵昺拿起供词,指尖划过“百姓饿死三百余”的字样,眼底寒意渐浓。他抬眼看向芝麻李,语气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濠州百姓,本就受元军劫掠之苦,你占了城,不思庇护,反而变本加厉。这样的人,留着何用?”
芝麻李浑身发抖,还想求饶,却被赵昺挥手打断:“拉下去,斩于城门下,将他私吞的粮草,全部分给百姓。”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芝麻李的哭喊被拖堂的脚步声淹没,堂内瞬间安静下来,只剩赵昺的声音在回荡:“从今日起,濠州城由朱重八主事,统领所有义军旧部,整饬军纪,安抚百姓。”
朱重八上前一步,单膝跪地:“臣,朱重八,定不负陛下所托!”
“起来吧。”赵昺扶起他,指了指堂下的旧部,“这些兄弟,都是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的人,你要待他们如手足。还有,军纪是根本,若再有人劫掠百姓,无论职位高低,一律军法处置。”
“臣明白!”朱重八点头,转身看向旧部,声音洪亮,“兄弟们,陛下信任我们,让我们守濠州。从今日起,我们不再是散兵游勇,是保家卫国的义军!谁敢坏了规矩,休怪我朱重八不认兄弟!”
“是!”旧部们齐声应和,声音震得堂内梁柱微颤。
赵昺看着这一幕,悄悄松了口气。朱重八虽年少,却已有了领袖的气度,只要稍加引导,定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将才。他走到堂外,望着濠州城的街道——亲兵们已开始分发粮草,百姓们排着队,手里捧着空碗,脸上虽还有悲戚,却多了几分安心。
“陛下,”朱重八跟了出来,语气带着几分犹豫,“官仓里的粮草,分给百姓后,只够军队支撑十日了。若海都真的来犯,我们……”
“粮草的事,我已有安排。”赵昺打断他,从怀里掏出一封密信,“这是刘先生写给我的,汴梁的粮道已通,三日后,会有五千石粮草从寿州运来,由陈武的亲卫接应。”
他顿了顿,继续道:“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濠州城外有万亩良田,如今战事稍歇,可组织百姓开垦,军队也可轮流屯田。只要熬过这两个月,秋收之后,粮草就不愁了。”
朱重八眼睛一亮:“陛下英明!我这就去安排,让兄弟们和百姓一起开荒,既能囤粮,又能让百姓有活干,安心留在濠州。”
“嗯。”赵昺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朱元璋的旧部里,有没有懂农事的?”
“有!”朱重八立刻答道,“周德兴,他从前是农户出身,种庄稼是把好手,之前被芝麻李关着,刚被救出来。”
“让他负责屯田的事,给百姓分发种子——就用你带来的那些粮种。”赵昺道,“告诉百姓,种子是朱元璋留下的,是为了让大家能吃饱饭。”
他要让百姓知道,朱元璋的心意还在,而他赵昺,会替朱元璋完成这个心愿。
朱重八心领神会,躬身道:“臣这就去办!”
看着朱重八匆匆离去的背影,赵昺嘴角泛起一丝笑意。濠州的乱局,正在一点点被理清,就像一团乱麻,终于找到了线头。
可没等他松口气,陈武就匆匆跑来,脸色凝重:“陛下,斥候回报,海都派了五千骑兵,朝着濠州方向来了,先锋已到离城三十里的落马坡!”
赵昺脸色骤变——海都来得这么快!他以为卫辉刚破,海都会先稳固防线,没想到竟直接派兵突袭濠州。
“骑兵?”赵昺眉头紧锁,“海都的主力还在卫辉,怎么会突然派骑兵来濠州?”
“斥候说,这五千骑兵,是海都从漠北调来的精锐,领头的是他的儿子察八儿,此人骁勇善战,去年在和林草原,曾以三千骑兵击溃过万余叛军。”陈武补充道,“而且,他们还带着攻城器械,看样子是想一举拿下濠州。”
赵昺快步走回堂内,铺开濠州地图,手指落在落马坡的位置——那里是通往濠州的必经之路,两侧是山,中间只有一条窄道,是伏击的好地方。
“朱重八在哪?”赵昺抬头问。
“刚去了西城门,安排百姓开垦荒地。”
“立刻去找他,让他带两千旧部,随我去落马坡伏击察八儿!”赵昺语气急促,“陈武,你带五百亲卫,守住濠州城,严查城内的细作,防止有人里应外合。”
“陛下,您亲自去?太危险了!”陈武急道,“察八儿是精锐骑兵,我们只有两千步兵,怕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破落皇帝重整山河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破落皇帝重整山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