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集团在王钦的带领下,稳步推进国际化与技术升级,风格沉稳,注重根基。然而,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商场,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浪潮的第二次兴起,一股新的、截然不同的力量正在迅速崛起,其打法之凶猛、扩张之迅速,令许多传统企业瞠目结舌。
这天,王钦主持召开集团月度经营分析会。各项业务数据总体平稳,海外市场稳步增长,技术研发按计划推进。然而,负责国内消费电子业务板块的副总裁周明,在汇报时却眉头紧锁,语气凝重。
“王总,各位同事,有一个情况需要重点汇报。”周明切换PPT,屏幕上出现了一个色彩鲜艳、设计风格非常年轻化的品牌Logo——“炫风科技”,以及其主打的一系列产品:MP3播放器、U盘、低端数码相机等。
“这家‘炫风科技’,成立不到两年,但其市场扩张速度极其惊人。”周明指着数据图表,“以MP3播放器为例,去年下半年,他们凭借一款定价仅为299元的产品,突然杀入市场,价格比我们同配置的产品低了近30%!通过线上论坛炒作、校园推广、以及疯狂的广告投放,短短半年时间,其市场份额已经从零飙升到15%,严重挤压了我们的中低端产品线!”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议论声。MP3播放器是华创消费电子业务的一个重要品类,虽然利润率不如企业级产品,但市场规模大,是品牌接触年轻消费群体的重要窗口。
“他们的成本怎么可能做到这么低?”一位高管质疑道,“我们的供应链已经优化到极致了。”
周明点开下一张PPT,上面是“炫风”MP3的拆解图和分析:“我们买回了他们的产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论是:他们在用料上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偷工减料’。用的是最低等级的闪存芯片,电路设计能省则省,外壳材料廉价,品控标准也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关键是,他们的产品在基本功能上确实能用,而且外观设计非常炫酷,迎合年轻人喜好。”
“这完全是牺牲质量和长期口碑来换取短期市场份额的野蛮做法!”另一位负责质量的高管愤慨地说。
“不仅如此,”周明补充道,脸色更加难看,“他们还在疯狂挖人!用高出行业50%甚至翻倍的薪水,从我们这边,也从其他同行那里,挖走了不少营销人员和渠道经理。他们的创始人叫韩斌,非常年轻,据说才二十七八岁,行事风格极其高调,在媒体上公开宣称要‘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制造业’,说我们这些老牌企业‘官僚、臃肿、反应迟钝’。”
PPT上出现了韩斌的照片,一个留着时尚发型、眼神锐利、带着几分桀骜不驯的年轻人。他在一次公开演讲中的语录被放大:“慢就是原罪!在这个时代,规模不重要,利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速度和用户规模!先开枪,后瞄准!”
这种论调,与华创一直秉持的“技术立身、质量为本、稳健经营”的理念格格不入,甚至形成了尖锐的对立。
会议室里分成了两派观点。一派以年轻些的管理人员为主,认为“炫风”的模式代表了新的趋势,华创不能固步自封,应该学习其灵活性和营销手段,甚至考虑推出类似的价格战产品应对。另一派则以创业元老和传统业务负责人为主,对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为深恶痛绝,认为应该坚守质量底线,通过品牌和技术优势竞争。
“王总,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啊!”周明焦急地说,“照这个趋势下去,我们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品牌影响力会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年轻用户群体,可能会被他们快速抢占。”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王钦身上,等待他的决断。
王钦静静地听着双方的争论,手指轻轻敲击桌面。韩斌和他的“炫风科技”,让他想起了前世见过的无数个在资本风口上急速膨胀然后又迅速陨落的“明星企业”。这种模式他太熟悉了:依靠极致压缩成本、疯狂营销、烧钱换规模,短期内确实能制造轰动效应,但如果缺乏核心技术和管理内功,一旦资本退潮或市场变化,很容易轰然倒塌。
然而,他也不能完全轻视。这种“野蛮生长”的背后,确实反映了新时代消费习惯的变化、营销渠道的变革(互联网的作用越来越大),以及一批敢于打破常规的年轻创业者的崛起。华创如果完全无视,确实可能被时代甩下。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王钦终于开口,声音沉稳,“‘炫风’的出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告诉我们,市场在变,玩法在变,消费者也在变。我们过去成功的经验,不能成为未来前进的包袱。”
他话锋一转:“但是,我们也不能自乱阵脚,盲目跟风。用降低品质、牺牲口碑来换取短期市场份额,是饮鸩止渴,绝非长久之计。华创的立身之本,不能丢。”
王钦做出了清晰的战略部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激荡1977:我的奔腾年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