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典中驰的攻击很猝不及防,但孝感也并非傻子,一路上一直有所防备着,故而架住了典中驰的偷袭,转身,两个人便打在了一起。
很快,不少大魏和银武军也战斗在了一起,现场瞬间一片混乱。
此时,一直还按照沈清的吩咐,观察宛城一切的葛辉突然传信过来的,魏军有一支大部队悄悄从北门离开,直冲南崖方向而去,人数很多。
沈清远距离的观察着此时南门的战斗,魏军出动人数也不少,但似乎并非决斗,一直在且战且退,难道就是在扰乱视线,实则就是想护送大部队离开?
但是……沈清有一点想不明白,既然要撤离,为何季衡却还在这里?
声东击西吗?但若全是幌子呢?
沈清不相信言谦的判断有误,也不相信自己的判断有误。大魏主力绝对要针对的是崀平。故而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立马调出两万军马,让葛辉率领去追击此时逃走的魏军。
如果对方是主力兵马,那这两万人马很可能就此就回不来了,但是一切随机应变就需要葛辉的指挥了,一定要及时传信回来。但如果只是小部分干扰兵力,那就一个要求,把他们给赶回来,给紧紧的圈在宛城!
这五万魏军,决不能让他们打开局面,要死死的遏制在宛城!
……
沈清这一波预判还是准确了。
很快葛辉带兵阻击黄全的两万军马,两万对两万,一场大战爆发,但是黄全的命令是吸引敌人,保存有生力量,故而只能再次撤退,并最被葛辉将他们重新赶回了宛城。
这一战打的很是漂亮,只是南门那一场扰乱视线的战斗,左家人和孝感处在了战斗的正中间,战斗被不少箭支射中。
最终左家二十口人只活下了7人,另一边孝感和典中驰都纷纷重伤!
而两场大战过后,季衡意识到自己的计划已经被识破了。这银武军的确是难缠,此时便也不再浪费时间,直接发射了强攻崀平的信号。而一直在崀平外悄悄猫着的三十万大魏将士,在典狱的引导下开始对崀平发动总攻。
银武军大营再次收到崀平的求助信,让沈清和长缨都不禁心头震颤,对方竟然直接带了三十万大军过来,这显然是放弃计划,直接强攻了。
想要连夜带兵支援崀平,可是银武军在前面跑,季衡就带兵在后面杀。而一旦他们转身对敌,季衡又会带兵快速撤回宛城。
他完全不正面应战,但就是干扰银武军的行动,让他们无法有效支援崀平。此时崀平情况很是糟糕。
好生不要脸的打法!
沈清也没有良策应对了,季衡就是咬死了他们,给崀平外的三十万魏军争取时间。
就在沈清和长缨多次商量之后,只能决定将银武军此时分为两路,留下三万人人马围了宛城,剩下五万人全部进入崀平守城。
但也就意味着银武军的兄弟们要以命换命了!
崀平无论如何,都不能破!西南不能失守。只是这一战之后,银武军又要挂上不知多少白幡,又该如何面对那些亲属们…
宛城失守的第五日,在长缨最后的命令下达之前,突然有哨兵大喊道:“是将军,是将军带着西下关的人来支援我们了,兄弟们,将军来了,是将军回来了……”
这一句“将军来了”让原本一直气氛低沉的银武军士气高涨。言谦就像是所有人的底气,有他在,银武军就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这正是言谦和孝感约定的第十日。他做到了,可是宛城却因为银左而提前失守。且又因为季衡的谋划,导致银武军憋屈的要死!
言谦什么都没有多说,便立马派出10万兵马围了宛城,其他15万兵马增援崀平。局势从一边倒又在瞬间拉平。
沈清问他:“西下关到底发生了何事?”
言谦只能简短道:“季衡做了两手准备,先是在官道上封锁消息,另外绑架了巴客的儿子威胁他压迟出兵时间。”
沈清头脑一转便瞬间明白过来。“这个季衡果真聪明,倘若用儿子来威胁巴客叛国,风险极大,巴客肯定是不能同意的。但若是一边封锁消息,一边只是让巴客推迟出兵时间,也算是给了巴客一个借口。大魏输了,他有借口,且后期参战,最多降降官职,但儿子也救了。但如果大魏赢了,他后期直接投靠,转身又换一个大官当,还真是没有不同意的理由啊…”
言谦一脸不耻,隐忍着怒气道:“心中无家国,只有自己!不然我堂堂大瀚何以至此。”
沈清到底不似言谦,心中满是家国天下。更何况他本身是大魏人。不过都不重要了,在这世界上,真正对他重要的,只有三个人了。他只是问道:“那你是如何调出西下关的兵马的?杀人了?”
言谦回忆起在西下关的经历,也是凶险异常。
那是,他想尽办法,终于进入了西下关调兵,可是巴克却说自己没有收到朝廷信函,必须要查验虎符。让言谦先把虎符交出来。言谦几乎在瞬间就意识到不对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靠无限重生拯救殉国皇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靠无限重生拯救殉国皇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