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掠过陆昶时,微微顿了一下,似乎觉得这生面孔有点特别,但也就仅此而已,很快又转向李效催促赏格之事。对他而言,陆昶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军功赏赐何时能发。
就在邓遐嚷嚷的功夫,另有几人沉默地走进文书处。他们大多穿着与江东军略有差异的戎服,面容粗糙,眼神警惕而沉郁,为首一人默默地将一份公文递给当值文吏,低声道:“谯郡桓宣刺史麾下,军需申领文书,请尽快核验。”
他们是北方流民帅出身、现依附于西府的将领的代表。他们在西府体系中地位微妙,既受倚重,又难免被猜忌和排挤,因此行事格外低调谨慎,很少与江东系的将领或官吏过多交流,只是沉默地履行程序。
桓懿见邓遐进来,似乎也觉得无趣,又斜睨了陆昶一眼,丢下一句“抓紧点!”,便带着人扬长而去。邓遐催问了几句,得到李效的再三保证后,也风风火火地走了。那几位北方将领交完文书,更是片刻不留,悄然离去。
文书处重新恢复了之前的忙碌和嘈杂,仿佛刚才那短暂而激烈的众生相从未出现过。
小崔偷偷凑近陆昶,小声嘀咕道:“陆参军,您别介意……桓校尉他……唉,习惯就好。邓将军就是嗓门大,人直性子,不坏。那些北边来的,都不太爱说话……”
陆昶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表示无妨。他重新坐下,目光落在眼前的《西府文书条例》上,手指拂过书页边缘。
这小小的文书处,俨然便是整个西府,乃至整个江东与北方复杂局势的微缩景观。桓氏宗亲的骄扈,江东宿将的直悍,北方流民势力的隐忍,以及底层文吏的谨小慎微……各方势力在此交汇、碰撞,又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而他,这个初来乍到的“陆参军”,已然被卷入了这漩涡之中。桓懿的挑衅,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他深吸一口气,摒弃杂念,目光变得专注起来,开始逐字阅读眼前的条例。
第一步,是先要读懂这里的规则。
喜欢东晋风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东晋风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