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元殿内,熏香袅袅,光线透过高窗,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气氛庄重得让人窒息。秀女们五人一组,被太监唱名引入,跪下,磕头,然后依序报上家门姓名,接受那至高无上目光的审视。
太后端坐上方,穿着绛紫色宫装,面容慈祥却目光深邃,带着历经沧桑的通透与威严。而她身旁的皇帝——雍正,穿着一身明黄色龙袍,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如鹰,周身散发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帝王之气和淡淡的疏离感。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很少开口,但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林潇潇随着队伍跪在冰凉的青砖地上,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她强迫自己冷静,用眼角的余光快速扫过上方。这就是这个帝国的最高权力核心,她的“终极BOSS”。
前面的秀女们,有的因为紧张而说话结巴,有的因为想表现而过于矫揉造作,大多中规中矩,被问及读过什么书时,无外乎是《女则》、《女训》、《列女传》之类。皇帝听着,脸上没什么表情,偶尔点点头,太后则会温和地问几句家常,但多数时候,都是循例进行。
很快,轮到了林潇潇这一组。太监尖细的声音唱喏:“大理寺少卿林如海之女,林潇潇,年十六!”
林潇潇深吸一口气,按照孙嬷嬷教导的标准礼仪,上前一步,稳稳地跪下,行大礼,声音清晰而平稳:“臣女林潇潇,参见皇上万岁,太后娘娘千岁。”
她能感觉到上方有两道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一道温和而略带探究,来自太后;另一道则锐利深沉,带着审视的意味,来自皇帝。
短暂的寂静后,皇帝低沉的声音响起,问出了那个千篇一律的问题:“林潇潇,可曾读过什么书?”
来了!林潇潇心念电转。照本宣科回答《女则》《女训》是最安全的,但绝不可能给日理万机、见惯了庸脂俗粉的皇帝留下任何印象,这不符合她“平稳入职”的初衷。她需要一点点的与众不同,展现出价值,但又不能过于惊世骇俗,挑战底线。
电光火石间,她已有了决断。她微微垂首,恭敬地答道:“回皇上,臣女愚钝,不曾饱读诗书。唯记幼时父亲教导,孟夫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臣女深以为然,常思古之贤后良妃,皆以辅佐明君、安定天下、惠泽黎民为己任。臣女虽不敢自比先贤,亦心向往之。”
话音落下,殿内出现了一瞬间的凝滞。
空气仿佛都停止了流动。旁边的秀女们惊讶地偷眼看她,连上方的太后都微微挑了一下眉,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兴味。
这话太大胆了!在一个皇权至上的时代,直接引用“民贵君轻”,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但林潇潇巧妙地将它放在了“贤后良妃”的语境下,强调的是“辅佐明君”和“惠泽黎民”,这就将可能的风险转化为了格局和见识的展现。
她赌的就是雍正作为一个立志革新、勤政爱民(至少表面上是)的皇帝,会欣赏这种超越闺阁视野的胸怀。这就像在面试时,不谈具体的办公软件操作,而是直接阐述对行业发展的宏观理解,更容易打动高层。
皇帝的目光牢牢锁定在她身上,那目光深沉如海,带着极强的压迫感,仿佛要穿透她的皮囊,看清她内心的真实想法。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如同一个世纪般漫长。林潇潇保持着跪姿,手心微微沁出了汗,但脸上依旧维持着恭顺平静的表情,没有一丝慌乱。
他是在衡量,是在判断。他会如何看待她这番“别样对答”?
是欣赏,还是厌弃?
喜欢本宫只想到点下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本宫只想到点下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