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再次陷入昏迷,但他留下的警告如同冰锥,刺穿了暂时的平静,将一种更深层次的危机感植入每个人心中。
“无处不在的眼睛”、“磐石并非绝对可靠”、“影子”……这些词汇在陆铮和沈念薇的脑海中反复回响,与之前发现的数据异常严丝合缝地对应起来。
信任的基石,出现了清晰的裂痕。
“立刻执行!最高标准物理隔离!”沈念薇没有丝毫犹豫,通过对讲机向隔离区守卫下达命令,声音冷冽,“断开隔离监护室所有非必要外部数据连接,只保留最低限度的生命监测和内部监控,且监控数据暂存本地离线硬盘,等待手动审查!”
“明白!”
命令被迅速执行。某种程度上,他们将“蝎子”也暂时隔离在了一个信息的孤岛上,既是保护,也是防范。
接下来,目标直指“磐石”系统本身。
直接调取核心协议日志,必然会在系统中留下访问记录。如果“磐石”真的存在某种未知的监控后门,这种行为无异于打草惊蛇。
必须用非常规手段。
“我的个人终端,”陆铮靠在医疗床上,声音虽然虚弱,思路却异常清晰,“拥有堡垒内仅次于‘磐石’本身的最高权限,并且拥有一条物理层面独立的紧急诊断接口,用于在系统全面宕机时进行底层恢复。这条接口的访问日志是独立存储且极难被篡改的。”
沈念薇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想通过你的终端和独立接口,直接进行物理层面的数据深潜(Deep Dive),绕过‘磐石’的系统监控?”
“这是目前唯一相对安全的方法。”陆铮确认道,“需要你帮我连接接口,我的身体暂时无法完成精细操作。”
这很冒险。在陆铮如此虚弱的情况下进行高强度脑波协同的深潜操作,可能对他的精神造成二次损伤。但眼下,没有更优的选择。
沈念薇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好!”
她迅速取来陆铮的个人终端——一个看似厚重军用手表的多功能设备,将其通过一根特制的、带有生物密码锁的线缆,连接到医疗床侧方一个隐藏的物理接口上。
接口连接的瞬间,终端屏幕亮起,幽蓝色的光芒映照着陆铮苍白的脸。他再次闭上眼,集中起残存的精神力,与终端建立深层连接。
沈念薇则在旁边的控制台上,紧张地监控着陆铮的脑波活动和生命体征,随时准备中断连接。
陆铮的意识,仿佛沉入了一片由无数“0”和“1”构成的冰冷深海。“磐石”系统的底层数据流如同黑暗洋流,在他“眼前”无声地奔腾。他小心翼翼地规避着主要的系统日志记录区,沿着那条权限极高的独立通道,向着系统最核心的协议存储区潜去。
这里是一切指令的源头,是“磐石”行为逻辑的根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陆铮的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呼吸变得更加急促。沈念薇紧张地盯着屏幕,生怕他的生命指标再次报警。
终于,陆铮“触碰”到了那片被多重加密协议守护的核心区域。凭借他的最高权限和终端算力,加密被一层层无声地解开。
庞大的核心协议日志展现在他“面前”。无数条指令记录按照时间戳排列,密密麻麻,记录着“磐石”自启动以来的每一个重大决策和系统状态变更。
陆铮直接定位到外部攻击达到峰值、他启动“钥匙”信标的那段极短的时间窗口。
日志记录显示,“磐石”确实在此期间检测到了毁灭性威胁,并自动触发了最高紧急协议——“守护者协议(Guardian Protocol)”。该协议的核心指令是:不惜一切代价,保全堡垒核心数据及高价值生物样本(指陆铮、沈念薇等关键人员及“蝎子”),优先级高于一切物理设施。
这一切,看起来合情合理。
但陆铮没有停留,他的意识如同最精密的探针,继续向协议层更深处挖掘,检查着“守护者协议”的详细子项执行日志。
然后,他发现了异常。
在“守护者协议”的框架下,有一条极其隐蔽的子指令被激活了。这条指令的代码标签并非标准库中的所有,而是一串混合了希伯来字母和古楔形文字变体的独特标识符——“????(Nitziv)”。这个词的含义模糊,有“支柱”、“代表”或“驻扎官”之意。
这条“Nitziv子指令”的执行内容,正是在那极短时间内,向某个未经明确标注、但协议内部指向一个极高优先级加密信道,发送了两组数据包。
一组数据包的内容标签指向医疗中心——陆铮的生命体征实时数据流、基因序列深度扫描缓存、以及“钥匙”能量爆发时的全部生物读数。
另一组数据包的内容标签则指向隔离监护室——“蝎子”的全部生理监测数据、脑波活动记录,以及音频监控的关键词触发片段(包含了“Khalima”、“神圣之源”、“容器”、“毒火”等词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与你共赴河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与你共赴河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