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的微光尚未完全驱散夜色,沈念薇已拿着那份关键的苏联文献摘要和写满笔记的本子,守在了医生办公室门口。她的眼中布满了熬夜的红血丝,却燃烧着一种近乎亢奋的专注光芒。当刘主任和李康复师的身影出现时,她立刻迎了上去,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和清晰:
“刘主任!李老师!请看看这个!我找到一份苏联时期的案例报告,针对类似陆铮这样尺桡神经复合严重损伤的!”她将那份复印的摘要和特意标注的笔记递过去,语速快而精准,“CASE-4!术后三年随访,前臂肌力恢复至抗重力水平!他们强调的关键点:早期持续性低强度神经电刺激(频率10Hz,强度在感觉阈下,保证无痛!)联合高强度意志驱动下的‘幻动训练’(Mental Motor Imagery)!报告推测可能促进残存轴突芽生或大脑皮层功能重组!”
刘主任和李康复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他们接过资料,快速浏览。李康复师尤其对“幻动训练”(即运动想象疗法MIT)被如此早期、如此高强度地强调感到意外。
“沈记者,这份资料……”刘主任推了推眼镜,眉头微蹙,“来源可靠吗?‘ZK’的署名……像是个人笔记,证据等级很低。而且‘幻动训练’的效果,目前学术界争议很大,缺乏大规模临床验证。早期介入……风险在于可能给病人不切实际的期望,一旦效果不如预期,打击会更大。”
“我知道证据不足!我知道有争议!”沈念薇的声音异常坚定,目光灼灼地看着两位专业人士,“但这是目前我看到唯一明确指向‘早期’、‘高强度意志驱动’、并且强调‘无痛刺激’的方案!这完全契合陆铮的情况!他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他现在最无法承受的就是额外的强烈疼痛刺激!传统的被动活动对他神经的刺激太强,每一次都是酷刑!而这个方案,”她指着报告上“感觉阈下”几个字,“保证无痛!这是关键!”
她深吸一口气,语气带着一种近乎恳求的执着:“我们不求复制那个‘三年恢复抗重力’的奇迹!我们只求一个可能!哪怕只是延缓肌肉萎缩,哪怕只是刺激一点点残存的神经信号,哪怕只是让他的大脑皮层不要彻底‘遗忘’那条手臂!给他一个除了被动忍受剧痛之外的、可以主动去‘战斗’的方向!让他觉得自己不是在绝望地等死,而是在做点什么!这对他的精神意志,至关重要!求你们……考虑一下!”
沈念薇的最后一句话,重重敲在刘主任和李康复师的心上。他们再次看向那份潦草的笔记,又想起陆铮在被动活动训练中那非人的忍耐力和眼中燃烧的倔强火焰。作为医生,他们深知精神意志在康复中的决定性作用。一个主动求战、有明确方向(哪怕渺茫)的病人,和一个被动绝望的病人,康复效果可能天差地别。
刘主任沉吟片刻,看向李康复师:“李老师,你觉得呢?低强度TENS(经皮神经电刺激)用于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常规手段,参数调整到感觉阈下完全可行,安全性有保障。至于MIT……虽然证据等级低,但作为一种认知干预,本身并无害处,只是需要病人极高的专注力和配合度……”
李康复师看着沈念薇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坚持和期待,又想起陆铮那双在剧痛中依旧燃烧着不屈意志的眼睛,缓缓点了点头:“可以尝试。TENS参数我来设定,确保绝对无痛感。MIT……需要沈记者你的全力协助。这需要极其频繁、高强度的引导和反馈,而且初期可能……看不到任何外在效果,对病人和引导者的耐心都是巨大考验。你能坚持吗?”
“我能!”沈念薇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对他有帮助,我就能坚持!需要我做什么,我全力配合!”
当天下午,特护病房。一场无声的、前所未有的战斗悄然拉开帷幕。
陆铮靠在摇起的病床上,脸色依旧苍白,左臂的剧痛如同背景噪音般持续存在。刘主任、李康复师和沈念薇围在床边。李康复师将两个小小的电极片贴在陆铮左上臂(避开伤口绷带)和前臂特定的神经干走行区域,连接着一台小巧的TENS仪器。
“陆参谋,我们现在开始尝试一种新的辅助方法。”李康复师的声音温和而清晰,“这叫经皮神经电刺激,但强度会调得非常非常低,低到你几乎感觉不到任何电流,更不会有疼痛。它的目的不是刺激肌肉收缩,而是用微弱的生物电信号,去‘提醒’你受损的神经,就像……轻轻地敲敲门,告诉它们别睡得太死。”
陆铮的目光落在那些电极片上,带着一丝审视和不易察觉的期待。他点了点头。
仪器启动。李康复师小心翼翼地调节着参数,直到陆铮微微摇头,表示完全感觉不到任何电刺激感。“好,就是这个强度,10Hz,持续20分钟。”李康复师设置好定时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与你共赴河山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与你共赴河山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