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记录者分身被“源初”节点濒死反扑彻底净化的景象,如同一个冰冷的烙印,深深印刻在林清瑶的意识中。那并非胜利的快意,而是一种沉甸甸的警示——“秩序”对“源初”残留的清理行动,已然系统化、常态化,其决心与效率远超预估。
“最终净化”……“肃正序列”……
这些从记录者分身残存信息中剥离出的关键词,如同阴云般笼罩心头。时间,变得更加紧迫了。
她将那枚仅存火种的凋零节点小心收起,与之前那枚相对完好的节点火种并置于自身“归烬”本质深处,以自身那融合了“烬”之本源的气息温养着。她能感觉到,这两个同源的火种在她体内微微共鸣,如同黑暗中相互依偎的萤火,虽然微弱,却顽强不灭。
没有返回第一个节点所在的隐匿空间,林清瑶选择了继续前行。在彻底解决“秩序”的威胁之前,任何固定的据点都可能成为靶子。她必须保持移动,在“秩序”的追捕网络完全合拢之前,找到更多的节点,获取更多的力量与情报。
凭借着与“源初”愈发紧密的联系,以及“烬”那古老记忆中对节点可能存在区域的模糊指引,林清瑶如同一个孤独的猎手,穿梭在广袤而危险的维度迷宫中。
接下来的旅程,并非一帆风顺。
她遭遇过伪装成自然奇观的“秩序”陷阱,那是一个散发着诱人生命波动的原始星球,内部却埋藏着足以瞬间冻结规则的能量地雷;她潜入过被“织网者”层层监控的繁华星域,凭借“归烬”的隐匿与精准的规则微操,如同影子般掠过,未曾惊动任何警报;她也曾误入过某些远古文明遗留的、规则紊乱的禁忌空域,那里时空错乱,因果颠倒,险象环生。
但每一次危机,都被她以更强的力量、更深的智慧化解。吸收了两个节点火种(哪怕其中一个近乎凋零)的滋养,她的“归烬之影”愈发凝实,暗银色的光泽流转间,仿佛蕴含着星河流转的韵律。左眼漩涡中的古老星云愈发清晰,右眼的理智光芒洞察秋毫。她对“归源”与“悖论”力量的运用也更加纯熟,举手投足间,已能引动规则层面的细微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她亦零星地感知到过其他“活性节点”的微弱波动,但大多如同惊弓之鸟,在她靠近前便彻底隐匿,或者已然被“秩序”的力量污染、固化,失去了那份纯净的活力。这让她心情沉重,却也更加坚定了信念。
这一日,她循着一丝极其隐晦、却带着某种悲壮与不甘意味的同源共鸣,来到了一片截然不同的空域。
这里,没有星辰,没有星云,甚至没有常规意义上的物质。只有无数破碎的、失去了所有光泽与活性的规则碎片,如同巨大的、灰暗的墓碑,悬浮在绝对的虚无之中。这些规则碎片形态各异,有的像是断裂的巨剑,有的像是崩塌的王座,有的则干脆就是一大片扭曲的、无法辨认的几何结构。它们共同散发着一股万法归寂、道终法灭的沉重气息。
这里,是法则的坟场。
是无数强大存在陨落、其承载的规则之道彻底崩坏后,形成的终极寂灭之地。连时间和空间在这里都显得脆弱而扭曲,仿佛随时会彻底瓦解。
而那丝同源共鸣,正是从这片法则坟场的最深处传来。
林清瑶银灰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凝重。能在这种地方留存下来的“活性节点”,其本质该是何等坚韧?又或者,它本身就已经与这无尽的寂灭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截然不同的形态?
她收敛所有气息,暗银影体如同融入背景的尘埃,缓缓飘入这片令人心悸的坟场。
越是深入,那股“万物终结”的意蕴就越是浓烈。她能看到那些巨大的规则碎片上,残留着各种惊心动魄的战斗痕迹,有被某种极致锋芒切断的平滑截面,有被恐怖高温熔化的琉璃状物质,更有大片大片被“概念性”力量直接抹除后留下的、无法修复的规则“空洞”。
在这里,她甚至感知不到“秩序”的力量痕迹。并非“秩序”未曾涉足,而是此地残留的规则层级太高、太混乱,以至于“秩序”那套界定与记录的系统,在此地也失去了效力,或者说,不敢轻易深入。
这或许,正是那个节点得以幸存的原因。
跟随着那丝顽强不屈的同源共鸣,林清瑶最终停在了一块极其特殊的“墓碑”之前。
这块“墓碑”并非由规则的碎片构成,而是一团不断坍缩又膨胀的、灰暗的混沌气流。它不像其他碎片那样死寂,反而在内部进行着一种极其缓慢、却永不停歇的生灭循环。那丝同源共鸣,正是从这团混沌气流的核心传出。
“这是……‘混沌归源’节点?”“烬”的意念带着一丝惊讶与恍然,“……难怪……能在……此地……留存……它已……与‘寂灭’……共生……其形态……更接近……‘源初’的……‘终末之面’……”
“源初”的“终末之面”?林清瑶若有所思。万物有始有终,“源初之海”包容万物,自然也包容“终结”。这个节点,或许就代表着“源初”力量中,那趋向于“回归”、“寂灭”、“轮回”的侧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这系统比我还老六?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这系统比我还老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