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徐卓远那笨拙却郑重的动作,以及那句“星光,会一直在”,如同温暖的潮汐,在封瑶的心岸反复回响,留下细腻而持久的余韵。返回“甜憩”的路上,夜色温柔,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长又缩短,他们之间流淌着一种无需言语的静谧和谐,比任何热烈的告白都更能触动心弦。封瑶偶尔侧头,能看到徐卓远线条清晰的侧脸在光影交错中显得格外沉静,那份专注前行、仿佛承担着她整个世界重量的姿态,让她心头暖意融融。
然而,这份静谧之下,封瑶的思绪却飘向了更远的地方,飘向了那个被灰暗笼罩的、不属于此世的“曾经”。徐卓远的“星光”之诺,像一把钥匙,不经意间开启了记忆深处那扇尘封已久、锈迹斑斑的门。
夜深人静,宿舍里只剩下均匀的呼吸声。封瑶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疏朗的星空,意识渐渐沉入一片光怪陆离的迷雾。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令人窒息的前世。
在那段模糊而压抑的记忆里,没有“甜憩”的暖光,没有林薇爽朗的笑声,更没有徐卓远沉默却坚定的陪伴。有的只是父母骤然离世后,亲戚们为争夺那点微薄遗产而露出的冰冷嘴脸,以及被迫离开熟悉环境、寄人篱下的惶然无助。那时的她,敏感得像只受惊的刺猬,用阴郁和抗拒包裹着内心的自卑与脆弱,将所有的善意都误解为怜悯或别有用心。她记得,有个远房婶婶曾想给她买件新衣服,她却尖锐地认为对方是在施舍,用最伤人的话语回绝,徒留对方尴尬与失望的背影。
她更“看到”了另一个徐卓远——或者说,是前世可能存在的、与她毫无交集的那个徐卓远。他依旧是校园里传说般的学神,清冷、孤高,行走在独自闪耀的轨道上,与她那片泥泞的世界隔着遥不可及的距离。记忆碎片中,有一次在图书馆狭窄的过道,她不慎撞掉了他抱着的几本书,慌忙低头去捡,连声道歉,紧张得不敢抬头。那时的徐卓远,只是淡淡地说了声“没关系”,声音里没有任何情绪,接过书便径直离开,甚至没有多看她一眼。那短暂的接触,如同水滴落入大海,未激起丝毫涟漪。她也“回忆”起,在某次大型学术竞赛的颁奖典礼后,如同太阳般耀眼的周明轩曾偶然对她这个角落里的“小透明”投来一瞥,带着些许好奇,而她却在那种过于耀眼的光芒下自惭形秽,仓皇低头,将那微弱的、可能只是出于礼貌的关注彻底掐灭,也彻底封闭了自己。
前世的她,像一株渴望阳光却蜷缩在阴影里的植物,否定着外界的一切,更深刻地否定着自身存在的价值。她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不相信破碎的生活还能拼凑出完整的未来。那种深入骨髓的自我否定,比任何外界的风雨更让她感到寒冷和绝望。梦境的最后,是一片无尽的黑暗与下坠感,冰冷刺骨,仿佛要将她拖回那无力改变的结局。
封瑶猛地睁开眼,胸口微微起伏,额角沁出细密的冷汗。窗外,晨曦微露,天光尚未大亮,但那颗最亮的启明星,正坚定地悬挂在天幕,洒下清辉,与梦中徐卓远所说的“星光”悄然重合。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冰凉的空气涌入肺腑,驱散了梦魇带来的滞涩感。她转头看向床头柜上,那里放着一本“甜憩”的研发笔记,旁边是徐卓远留下的、详细标注了可行性分析和优化建议的故事筛选清单。指尖拂过纸页上他工整的字迹,现实的温暖与真切缓缓流淌心间。
重生归来,她抓住了改变命运的契机。她不再是被动承受命运的孤女,而是主动经营“甜憩”、用心生活的封瑶。她学会了接纳——接纳过去的伤痛,将其化为研发甜品时对他人痛苦的深刻理解与共鸣;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发现自身蕴藏的韧性与创造光芒;更学会了珍惜——珍惜林薇毫无保留的友情,珍惜每一次成长的机会,珍惜……徐卓远那份独一无二的、用算法和行动编织的“星光”般的陪伴。
这份通透与成熟,并非一蹴而就,是历经绝望后破茧而生的馈赠。她清晰地知道,这一世,她要牢牢握住手中的幸福,不仅是为了自己,似乎也为了……弥补某种深植于灵魂深处的、关于那个前世同样孤独(即便原因不同)身影的遗憾。这是一种双向的救赎,她治愈着徐卓远那份不似常人的“非人情”感,引导他去感受和表达;而他的存在,他的恒定,他算法之外因她而生出的温度,如同锚点,彻底稳住了她曾漂泊无依的灵魂,抚平了她前世所有的惶恐与自我否定。
几天后,“甜憩”店内。
文化节的筹备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封瑶和徐卓远正在最终确认入选故事的甜品复刻方案,林薇则在核对物料清单,气氛忙碌却有序。这时,一个穿着素雅、气质带着几分书卷气,但眼神中透着一丝怯生生意味的女生,在店门外徘徊了好一会儿,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才终于鼓起勇气推门进来,风铃随之发出清脆的声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