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归家与谜题
封瑶怀揣着徐卓远那句石破天惊的问候,以及满腹的、几乎要溢出来的疑问,踏上了归家的路。城市的霓虹在车窗外流淌,映照着她心潮起伏的侧脸。徐卓远那双深潭般的眼睛,以及那句“代我向封瀚林先生问好”仿佛在她耳边不断回响,与实验室里那个专注、疏离却又偶尔流露出惊人默契的身影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巨大的谜团。
她深吸一口气,推开家门。
霎时间,温暖的灯光如融化的蜜糖般倾泻而出,混合着厨房里愈发浓郁的饭菜香气,瞬间包裹了她冰冷的手脚和纷乱的思绪。这股熟悉的味道,是母亲最拿手的红烧肉的酱香,还有清蒸鱼的鲜气,是“家”最直接的感知,让她眼眶微微一热。
客厅里,父亲封瀚林熟悉而略显疲惫的身影正深陷在沙发里,手里捧着一杯热茶,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眼角的纹路。他正侧头与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头来的母亲杨静淑说着什么,声音带着长途旅行后的沙哑,却透着放松。他比封瑶记忆中上次见面时清瘦了些,鬓角似乎也添了几根不易察觉的白发,眉宇间那份属于成功商人的沉稳与精干依旧,但此刻更浸润着归家后卸下防备的松弛与暖意。
“爸!”封瑶脱口而出,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哽咽与依赖。前世,父亲归家,她多半只是淡淡地打个招呼,便缩回自己的房间,沉浸在书本或莫名的愁绪里,将父亲的关心隔绝在外。此刻,历经生死轮回,目睹过家族可能的倾颓,这失而复得的亲情,这鲜活温暖的场景,像汹涌的潮水,冲垮了所有故作成熟的矜持与隔阂。她甚至忘了换鞋,快步走过去,像是要抓住什么易逝的珍宝。
封瀚林闻声抬头,看到女儿,眼中立刻爆发出惊喜的光芒,那点疲惫似乎也一扫而空。他立刻放下茶杯,站起身,张开宽厚有力的双臂,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扑过来的女儿。“瑶瑶回来了!”他用力抱了抱封瑶,手掌在她背上轻轻拍着,如同她幼时一般,声音满是喜悦,“让爸爸好好看看,嗯,长高了,也……嗯,精神头更足了!”他端详着女儿,敏锐的商人眼光立刻捕捉到了女儿身上那种微妙而积极的变化。不再是过去那种带着刺的、敏感的疏离,眉宇间舒展了许多,眼神里是由内而外的沉静与一种难以言喻的坚定。这种变化,让他惊喜,也让他心底某处微微一动。
“老封,快让瑶瑶歇歇,喝口水,这一路赶回来肯定累了。”杨静淑笑着端出精心准备的果盘,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光彩。她看着父女俩亲近的模样,只觉得长久以来悬着的心,终于踏实落地。
一家三口围坐在餐桌旁,久违的团圆饭,气氛温馨而融洽。餐桌上都是封瑶爱吃的菜,母亲不停地给她夹菜,父亲则兴致勃勃地讲着海外出差的见闻——纽约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慕尼黑工业展上的技术革新,偶尔也会温和地问及封瑶的学业和“心域”项目的进展。
封瑶不再像前世那样,觉得父亲的话题充满铜臭味或无法融入,而是认真地倾听,偶尔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洞察力。尤其是在谈到新兴技术应用前景时,她自然而然地引用了几个“心域”项目中关于认知科学与用户体验的前沿概念,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逻辑清晰,见解独到,让封瀚林眼中异彩连连,甚至放下了筷子,专注地听起来。
“瑶瑶,你刚才说的那个……嗯,‘认知维度下的用户体验优化’,还有关于‘情感化交互设计’的设想,真的很意思,很有前瞻性。”封瀚林夹了一筷子女儿递过来的红烧肉,感慨道,“爸爸搞了半辈子实业和传统投资,总觉得技术是工具,是提升效率的手段。但现在听你这么一说,像你们这样钻研到人的认知、情感层面,从根源上理解和塑造需求,这恐怕才是未来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能构建起护城河的东西。”他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自豪,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曾被杨静淑私下提及过的失落——一种害怕被时代、被下一代快速抛下的隐忧。
封瑶捕捉到了父亲语气中那细微的失落,心中微酸,立刻放下筷子,看着父亲,眼神真诚而带着孺慕:“爸,您可别这么说。再先进的技术,也只是骨架和工具。如何让技术真正在复杂的商业土壤里生根发芽,精准匹配需求,创造可持续的价值,靠的是您这样对市场脉搏、对人性需求、对资源整合的深刻洞察和战略眼光。我们实验室搞出来的模型再精巧,算法再优化,如果不能解决实际痛点,不能经得起市场和成本的考验,那也只是空中楼阁,是极客们的自娱自乐。”她顿了顿,语气更加恳切,“我正想等您有空,好好跟您请教呢。比如,‘心域’相关的技术,在高端个性化定制服务领域,或者在解决跨国企业远程协作中的信任与沟通损耗问题上,该怎么找准商业切入点?如何评估其市场潜力和风险?这些实战经验,是书本和实验室里学不到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