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代码心域与渐融的冰
接下来的几天,封瑶明显感觉到徐卓远周身那股生人勿近的气场似乎减弱了些许。他依旧言简意赅,效率至上,但在讨论“心域”情感模块的细节时,他会更耐心地听她阐述那些基于心理学理论的、有时略显天马行空的想法,甚至偶尔会在她提出一个精妙比喻时,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近乎赞赏的微光。
这种变化细微得如同春雨润物,却让封瑶心底那簇名为期待的小火苗燃烧得更加安稳。她愈发投入地梳理着从学术沙龙获得的灵感,将李维教授关于“理性舵手与情感海浪”的博弈模型,细化成可供算法实现的动态参数和权重逻辑。
约定的调试日是在一个周六的下午。天空澄澈,阳光透过实验室宽大的玻璃窗,在铺满电路图和代码打印稿的桌面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封瑶到的时候,徐卓远已经在了。他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代码流,映得他镜片后的眼眸格外专注。听到开门声,他抬起头,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算是打过招呼,随即又落回屏幕,只是下颌线条似乎比平时柔和了一点。
“来了?先看看基础架构。”他的声音平稳,仿佛这只是无数次寻常合作中的一次。
封瑶走过去,在他身旁的椅子坐下。距离不远不近,恰好能闻到他身上清冽的、混合着淡淡咖啡因和书籍墨香的气息。她收敛心神,看向他推过来的屏幕。
“心域”情感冲突模块的核心架构清晰地展现在眼前。逻辑严谨,层次分明,如同他这个人一样,充满了冰冷的秩序感。但封瑶知道,在这秩序之下,正在试图构建的,是世间最混沌无序的情感世界。
“这里,”徐卓远修长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指向一段核心代码,“是模拟前额叶皮层理性调控的基线。按照你之前的构想,我引入了动态衰减因子,但触发条件和衰减速率还需要基于你的情感模型进行校准。”
封瑶立刻进入状态,拿出自己整理的笔记和参数表:“根据李教授的研究和临床数据,理性基线在遭遇高强度、负向情感冲击时,衰减并非线性,而是呈阶梯式跃迁。我们可以考虑引入一个基于情感强度阈值和历史情感记忆(即使是模拟的)的反馈机制……”
她一边说,一边在纸上飞快地画着示意图,解释着不同情境下,“理性舵手”可能出现的不同状态的“乏力”或“过度补偿”。
徐卓远凝神听着,偶尔插话提出技术实现上的难点,或是从算法角度反推情感模型的合理性。两人的思维高速碰撞,实验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纸张翻动声和彼此清晰冷静的讨论声。
时间在高度专注中悄然流逝。当封瑶终于将一套复杂的情感交互逻辑用清晰的语言和公式阐述清楚,并看着徐卓远将其转化为精炼的代码嵌入架构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这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在构建一个可能影响无数人内心的世界。
“差不多了,可以运行一次内部模拟,看看冲突响应的平滑度。”徐卓远最后敲下一行代码,保存了工程。
机器开始低鸣,屏幕上数据流飞速滚动。等待结果的时间里,实验室忽然安静下来,方才那种紧密合作的思维张力褪去,空气里弥漫开一丝微妙的、独处的氛围。
封瑶这时才感到脖颈有些酸,她轻轻转动了一下,目光不经意间落在徐卓远放在桌面的左手。骨节分明,手指修长,是一双非常适合敲代码和握笔的手。然而,她的视线却在他手腕内侧一道极淡、几乎看不清的旧疤痕上顿住了。
那道疤痕很浅,颜色接近肤色,若非离得近且光线恰好,根本无从察觉。它像是一道被时光模糊了的印记,无声地诉说着某种她不了解的过去。
前世,她从未有机会,也从未想过要如此靠近他,更不曾留意过这样的细节。此刻,这道疤痕却像一根细小的刺,轻轻扎了她一下。她记得,前世的徐卓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周身都笼罩着一种近乎自毁的阴郁和抗拒,那并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疏离,似乎还源于更深层、更久远的什么东西。
“看什么?”徐卓远的声音突然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封瑶蓦地回神,意识到自己失态,连忙移开视线,脸上有些发烫:“没什么……就是,有点走神。”她顿了顿,终究没能压下心底那点关切,轻声补充了一句,“你……以前受过伤吗?”
徐卓远沉默了一下,抬起自己的左手,目光落在那个疤痕上,眼神有一瞬间的悠远和晦暗。那眼神太快,快得让封瑶几乎以为是错觉。
“小时候不小心弄的。”他放下手,语气恢复了平时的淡漠,显然不欲多谈。
封瑶识趣地没有再问。每个人都有不愿触及的过去,尤其是对于徐卓远这样层层包裹自己内心的人。她只是忽然想起,前世似乎隐约听过关于他家庭的一些碎片化传闻,并不愉快,似乎与他的父亲有关,但具体如何,她从未深究。那时,她连自己的世界都一片灰暗,哪有余力去照亮别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