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镜与灯:星光与壁垒
徐卓远面试的当天,天空澄澈如洗,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而下,将大学校园的每一片绿叶都照得熠熠生辉。封瑶坐在教室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边缘,心思却早已飘向了那座汇聚了无数顶尖学子的城市。她没有发送过多的信息打扰,只在清晨时分发去一句简短的“一切顺利,等你回来”,便将自己的牵挂与祝福尽数收敛,投入到自己当下的生活中。
她知道,真正的支持,是在他奔赴山海时,自己也能稳稳地站在大地上,发出属于自己的微光。
下午是“情境场”项目的阶段性讨论会。封瑶走进实验室时,林晓和沈哲已经在了。林晓正对着白板梳理用户情绪反馈的思维导图,姿态比以往从容了许多。沈哲则对着电脑屏幕,手指飞快地敲击代码,眉宇间带着专注的神采。
“封瑶学姐!”林晓看到她,立刻露出一个温暖的笑容,眼神里带着一丝昨日探访后心照不宣的关切,却聪明地没有多问。
沈哲也抬起头,推了推眼镜,言简意赅:“学姐,优化后的框架跑通了,情绪识别准确率提升了百分之七点三。”
看着他们,封瑶心中那点因家庭电话而残留的阴霾彻底被驱散。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个由她一点点搭建起来的“生态圈”,正在回馈给她坚实的力量。
“太好了,辛苦你们。”封瑶走到白板前,目光扫过林晓梳理的清晰脉络,“晓晓的导图做得越来越棒了。我们开始吧,今天重点讨论一下沈哲优化后的算法,如何更自然地融入到‘情境场’的整体叙事逻辑里,避免技术痕迹过重……”
讨论的氛围热烈而高效。封瑶能清晰地感受到,随着项目的深入和林晓、沈哲各自的成长,这个小团队正逐渐凝聚起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她不再需要事无巨细地引导,更多的是激发灵感、把握方向。这种角色的微妙转变,让她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实现,更是培育与见证的喜悦。
会议接近尾声时,封瑶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徐卓远发来的信息,只有两个字:“结束。”
她的心微微一跳,强压下立刻回复的冲动,不动声色地继续主持完最后的总结,才宣布散会。
“学姐,是徐神那边有消息了吗?”林晓心思细腻,察觉到了封瑶那一瞬间的细微变化,小声问道。
封瑶点了点头,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嗯,面试刚结束。”
“肯定没问题的!”沈哲难得地接了一句,语气笃定,带着技术宅对学术大神的纯粹崇拜。
带着伙伴们的祝福,封瑶快步走出实验室,找了个安静的角落,拨通了徐卓远的视频通话。屏幕亮起,他出现在镜头前,背景是对方学校一条林荫道旁的休息长椅。他穿着简洁的白衬衫,领口解开了一颗纽扣,脸上带着一丝高强度思考后的疲惫,但那双眼睛,依旧沉静清亮,如同雨后的寒星。
“还好吗?”封瑶轻声问,千言万语都浓缩在这三个字里。
徐卓远微微颔首,语气平稳:“流程走完了。题目很有挑战,但也在我准备范围内。”他从不夸大其词,这样的评价,已然说明他发挥得相当出色。他没有赘述面试细节,反而将话题转向她,“你呢?今天怎么样?”
封瑶心中一暖,知道他是在关心自己昨日的情绪。她将手机镜头稍稍转向身后还在实验室里收拾东西的林晓和沈哲,语气轻快:“很好。刚开完项目会,大家进步都很大,我们的‘情境场’又往前推进了一步。”她顿了顿,声音压低,带着一丝依赖,“就是……有点想你。”
屏幕那端的徐卓远眸光微动,像是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漾开一层极浅却温柔的涟漪。他沉默了几秒,才低声道:“我也是。”
就在这时,封瑶的手机有另一个来电提示闪烁起来,屏幕上跳跃的名字让她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妈妈”。
重生以来,她与家里的联系一直保持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距离。母亲主动打来电话的次数屈指可数,而每一次,都几乎与“规劝”和“安排”脱不开关系。昨天表姨的电话如同预警,今天母亲的直接来电,更是让封瑶的心猛地一沉。
她深吸一口气,对屏幕里的徐卓远露出一个带着歉意的眼神:“卓远,我妈妈打电话来……”
“接吧。”徐卓远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记住昨晚我们说的。我在这里。”
他的话语像是一道坚固的后盾,给了封瑶按下接听键的勇气。她将视频通话最小化,切换了线路。
“妈。”封瑶的声音尽量保持平静。
听筒里传来母亲周雅萍一如既往,带着些许居高临下关切的声音:“瑶瑶,在忙吗?”
“刚结束一个小组讨论。”封瑶如实回答,心中警铃大作。
果然,简单的寒暄过后,周雅萍直接切入了主题:“我听你表姨说,你最近在学校里搞什么项目?女孩子家,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上,耽误了正经学习。你王阿姨家的儿子,就是我跟你说过的那个在财政局的小李,人家年轻有为,性格也稳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