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父亲的身体在住院系统调理后,指标逐渐趋于稳定。那份悬在封瑶心头的重石,虽未完全落地,但已从尖锐的警示变成了需要长期、温和维护的日常提醒。这次家庭的小小风波,非但没有成为消耗,反而像一次淬火,让她与徐卓远之间的“共生”纽带变得更加坚韧,也让她对自己重生后所拥有的力量——那份源于成熟、温柔与坚定的力量——有了更具体的认知。
回到校园,生活的节奏再次被项目和学业填满,但底色已然不同。空气中弥漫着初夏的躁动与毕业季淡淡的离愁,对于封瑶和徐卓远所在的高年级而言,未来的轮廓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这天,封瑶在图书馆查阅“情境场”理论相关的社会学文献时,一个略显怯懦的声音在旁边响起:“请问……是封瑶学姐吗?”
封瑶抬头,看到一个穿着素雅连衣裙的女生站在桌旁,双手紧张地捏着书包带子,眼神清澈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惑。封瑶认得她,是低他们一届的学妹,名叫林晓,在几次跨年级讲座上见过,印象中是个很安静,甚至有些过于内向的女孩。
“是我,林晓学妹?有事吗?”封瑶放下笔,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她注意到林晓眼下淡淡的青黑,以及那份努力掩饰却依然从肢体语言中流露出的不安,像极了前世某个阶段的自己——那个被自我否定和外界压力包裹,敏感而脆弱的自己。
林晓似乎被封瑶温和的态度鼓励了,深吸一口气,声音依旧很轻:“学姐,我……我拜读过您和徐卓远学长关于‘情境场’项目的研讨会论文,非常受启发。我……我现在也在做一个相关的课题,关于情感计算在早期心理干预中的应用,遇到了一些……一些困难,不知道能不能……请教您一下?”
她的用词谨慎,带着生怕打扰别人的小心翼翼。封瑶心中微微一动,那种熟悉的、源于过往的共鸣感更加强烈。她立刻起身,拉过旁边的椅子:“当然可以,别站着,坐下慢慢说。”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林晓断断续续地讲述了她课题的思路和遇到的瓶颈——理论模型搭建的困惑,数据采集的困难,以及……来自导师那边不甚明确的反馈和同组队员的消极态度。她的叙述有些杂乱,但封瑶敏锐地捕捉到了核心:一个有着不错想法的灵魂,正被技术实现、人际压力和自我怀疑所困,几乎要被压垮。
“我觉得我的想法很幼稚,可能根本行不通……”林晓说到最后,声音越来越低,几乎带着哽咽,“他们都说我想得太理想化了。”
封瑶没有立刻给出技术性的建议,她安静地听着,目光平和而专注。直到林晓说完,她才轻轻开口,声音如同涓涓溪流,抚过焦躁的砂石:“林晓,你的想法并不幼稚。情感计算的终极目标,本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抚慰人心。你的方向很有价值,甚至比很多追求纯粹技术优化的课题更贴近‘情境场’以人为本的内核。”
她顿了顿,看着林晓骤然亮起又迅速黯淡下去的眼睛,继续说道:“至于困难,我和卓远在项目初期,遇到的困境比你只多不少。技术壁垒、资源匮乏、不被理解……这些都是常态。关键在于,你是否相信你正在做的事情的价值。”
封瑶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简单勾勒出林晓模型的核心逻辑,一边画一边说:“你看,这里的数据维度可以这样调整……关于团队协作,或许你可以尝试先独立完成最小可行性模型,用成果说话……至于导师的意见,我建议你整理一份更清晰的书面报告,突出重点和你的解决方案,主动预约时间详细沟通。”
她分享的不仅是方法,更是一种姿态——一种面对困境时,不怨天尤人,而是主动分析、积极解决的成熟姿态。这是重生带给她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林晓看着草稿纸上清晰的脉络,听着封瑶沉稳有力的分析,眼中的迷茫渐渐被一种找到方向的光彩所取代。“学姐……谢谢你!我……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不用谢,”封瑶微笑,“看到有同样想法的学妹在努力,我很高兴。记住,你的敏感和共情能力,在这个领域不是弱点,而是最独特的优势。保护好它,同时,用理性和坚韧为它构筑护甲。”
送走千恩万谢、步伐明显轻快了许多的林晓,封瑶坐在原地,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平静与满足。她仿佛看到了平行时空里,那个曾经孤立无援的自己,被另一个时空的“过来人”轻轻扶了一把。这不是简单的帮助,更像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自我疗愈和确认。她正在用自己重生后积累的光,去照亮另一颗可能坠入黑暗的星星,这过程本身,就是对过往所有遗憾最有力的回应。
晚上和徐卓远在实验室碰面时,封瑶提起了林晓的事。
徐卓远听完,若有所思地看着她:“你对她很有耐心。” 他了解封瑶,她对项目投入,但对不必要的人际往来通常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如此主动且深入地帮助一个不太相熟的学妹,并不多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